乔任梁走了,因为抑郁症。前晚看到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然而是事实,多年前看过他的一部微电影《幸福59厘米》,以及电影《夜店》。一个有点不羁的大男孩,骨子里透出独特的气质。

抑郁二字的字面,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心理知识尚在普及中的人们,对抑郁的理解通常很片面,简言之就以为是脆弱,或认为是精神病。

对于因抑郁而选择放弃生命的人,常常有人站在所谓道德制高点,口口声声讨伐着他们“不坚强”“不为父母考虑”“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却并不明白,抑郁症并非简单的情绪问题,而抑郁症病人经历过的痛苦,常人根本无法理解。对于不懂的事,要么闭嘴,要么就先弄懂再说。

其实大多数当妈的,都曾那么近地触摸到抑郁,尤其,在产后。据不完全统计,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就算没有严重到可划分为病症的程度,大多数新手妈妈也都经历过一段时间抑郁的情绪。

激素水平骤变、生活状况骤变、家庭地位骤变……加上想完美照顾好孩子,却措手不及面对着接踵而至的黄疸、血管瘤、湿疹、溢奶、厌奶、夜醒…一地鸡毛之中,完美妈妈的梦破碎了,我们很受伤。

更让我们受伤的是孩子他爸那时的表现。笨手笨脚还可以原谅,最气人的是有些不仅帮不上忙,还在一旁挑剔这个挑剔那个,孩子有一点头疼脑热就怪你没照顾好,指责你不如他妈妈他奶奶他的各种亲友。倘若你说一声累,就指责你不如其他人能干;假如你说一句生孩子辛苦,就说每个女人都要生,就你最矫情…那个嘴上涂抹着鲜亮蜂蜜的王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狠心的坏蛋”。

当你被抑郁情绪围攻,变得敏感、易怒、常常哭泣,他们说你脆弱、矫情、不可理喻,常常板着脸,夫妻交流少得可怜。

有多少当妈的,都经历过这一段。就算现在云淡风轻,孩子他爸们也都越来越可亲,可当初的鸡飞蛋打,却还历历在目。

不管是通常意义上的抑郁症,还是产后抑郁症,都不是单纯的情绪问题,而是一个“庞大系统的综合表现”,涉及到心理和生理。例假之前或之时,你是否会感觉到比平时更难以控制的烦躁?激素水平的小幅波动就能带来情绪如此的变化,更何况产后激素骤降带来的情绪波动了。

去除其他我们并不了解的原因,来看看Bowbly在2000年一项研究。他认为,缺乏社会网络的支持:没有家人、朋友的帮忙也是抑郁的成因之一。

激素水平我们控制不了,但家人、朋友的帮忙,是可以争取的。如果你即将成为妈妈,请提前安排好产后人手的分配、孩子的照顾等事宜。提前和家人、丈夫打好招呼,让他们在这个特殊时期给予充足的支持,告诉他们如果自己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状态,请多一份理解和关爱,而不要针锋相对,火上浇油。

也要告诉自己,人的精力能力有限,不可能事事做到完美,照顾孩子这件事,差不多就好了,多多求助家人,你依然是个好妈妈。如果你正在经历产后的抑郁情绪,请接纳并认可自己目前正处于抑郁情绪之中,并相信自己将会逐渐走出这样的情绪。

勇敢求助家人、丈夫的帮助,不要给自己压上太重的担子。给自己适当的时间和空间,与丈夫外出小约会一把,或放下孩子,专心做一些自己的事。承认自己并非万能,孩子也并不需要我们万能。

在必需的时候,去看心理医生,就像感冒发烧去看病一样。如果你曾经历过产后抑郁的情绪,现在已经走出来了。那么恭喜你从这一段灰暗的时光中找到亮光,如果黑暗没有击垮你,那么它一定让你变得更加坚强。

如果你是新手爸爸,请尽可能调整自己的状态,给妻子更多的理解、陪伴和关注,因为这个阶段的她,实在太需要这些了。身体生病了,家人一般都会悉心照顾。然而心生病了,人们却往往选择针锋相对。

很多人曾经羡慕过乔任梁的生活,有优渥的家境,星途在一开始也相当不错。可正如洪荒少女傅园慧说过的那句话: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乔任梁在采访中曾经说过,自己的船长父亲,常年在海上行船,父子俩只能通过信件交流,关系很疏远,一直到前两年,关系才得到改善。

这只是他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而已,更多的无奈,我们无从知晓。感同身受是世上最大的奢望,你不是他,就永远不可能真正体会到他人的感觉。你能感受到的,充其量只是他的人生中,与你相似的那一部分而已。

当妈以后,骤然间生活天翻地覆,经历很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事,有一个很明确的感触是——爸爸们,永远不可能体会到这些辛苦这些痛。他们没办法感同身受,因为他们永远不可能有相似的经历。

这怪不得他们,生物结构决定了如此。我们无法要求他们感同身受,让他们自发自觉明白我们所有的感觉。但我们可以主动、坦诚地告诉他们,甚至在我们还未被抑郁情绪击中的时候提前告诉他们,那时的我们,非常需要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夫妻相处很大的一个障碍是:我希望你懂我所有的痛,能自觉对我所有的痛做出应有的反应。抱着这样的想法,势必会收获失望。

真正成熟的做法应该是,若有痛,我会告诉你。你知道了,会给出合理的回应。“另一半”只是理想的说法,别忘了,再亲密,他也是另一个独立于你的人。

我们常常关注网络上的名人动态,甚于关注身边人。因为关注名人无须成本,不用付出,却尽可以敬佩、同情、嘲笑、道德审判。当我们为名人而心痛时,也请给身边的人,多一份理解和关注。

小精灵温馨提示:

看见即存在,最抹杀存在感的感受,来自于家人的忽视;最需要的被看见,来自于我们爱着的那个人。对我们,对孩子,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