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是一个人长期养成的一种不变的行为倾向。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包括独立分析,认真仔细,有条不紊等。在教学中我常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完成作业,遇到困难要敢于钻研不怕失败;要克服盲目顺从,敢于提出质疑。这些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学习新知识阶段,我重视加强操作感知迁移的指导,从整体到局部设计有层次,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系列问题和操作要求,让学生经历探索新知识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己想问题、寻方法、作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例如,我在教“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在结合计算,复习了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后,把演示竖式中的积擦去,在乘数上添上百位数3,使学生呈现新问题。接着,教师提出自学探讨问题:①现在乘数增加了一个百位数,应该怎样继续乘下去?②乘数的百位上的数是在什么情况下去乘的,它是怎么样去乘的?③它和用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④为什么百位上的数乘被乘数所得的积的未位要与百位对齐?在教师的明确指导下,学生的自学思考过程进入到一个有意义的,有序的信息系统中,然后在展示观察、分析、综合、比较、议论、动手尝试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计算数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相应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等良好思维品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

近几年,在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中,把质疑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能顺应儿童的心理特点,给儿童发展思维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以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要通过恰当的思维训练,让全体学生经理概念的形成过程,法则的归纳和演绎过程,定律、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过程,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自主、充分、和谐的发展。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这是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精心巧设有指导性的课堂练习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学习过一个新知识后,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从这几个方面精心设计练习:①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专项练习;②针对易混易错知识设计对比性练习;③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变式练习;④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训练、巩固基础知识,克服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