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关心、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11岁左右,年龄结构比较正常,男女生比例均衡。但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律性差,上课好动,喜欢说话等。本人自从接手任教该班,就半年多的观察和了解,在以下几个方面积累了一点素材,现逐一分析如下

道德品质

本班学生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活泼、机灵,待人有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问好,同学之间也团结友爱,极少有打架闹事的事件发生,也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老师的教育能虚心接受,知错就改。阎新宇、易宏宇、范玮、陈风等同学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但也有少数个别学生喜欢欺负别人,屡教不改。如丁建波、曹佳航等几位同学,经常有人报告:他们把谁弄哭了,把什么东西弄坏了等。

纪律方面

五年级整体纪律较好,课桌椅摆放整齐;课堂上能专心听讲,,上课说话的人较少,,少数学生坐不住,不是站起来,就是趴在桌子上,或用膝盖跪在椅子上,到处转动和同桌或后面的同学说话。就以上的情况来看,主要是五年级这一阶段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五年级孩子大部分在11岁左右,身心的发育成长造成了他们的一些外部表现: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除此之外,老师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因素。当讲授的内容符合他们的口味或兴趣浓厚时,也会聚精会神,鸦雀无声。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教育引导,并间隔提醒,让他们慢慢养成专心的习惯。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更生动,更有趣,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对上他们的口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来。从而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学业成绩

本班学生在四年级时,整体基础较好,特别语文成绩较突出,我所任教的语文、数学学科,成绩还比较平衡,但拔尖的学生不多,几乎没有。本期的三次测验和期中考试没有一个得100分的,总是有那么一点点失误。王宇、常广浩、孙志强等同学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到考试时就是不能得满分。其次,也有五六个基础较差、悟性偏低的学生,如王文强、赵丽敏、王艳静等属于这一行列。另外,也有少数语数成绩不平衡的学生,如陈风、张宏欣、冯久旭等。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生学习热情较高,但注意力不集中,但学习方法不够得当,勤奋度不高,有部分学生比较懒惰,家庭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就以上情况,除了学生本身的原因外,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身体状况

整体来看,本班学生大部分好动,整天蹦蹦跳跳的,身体素质普遍很好。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抵抗力较差,爱生点小毛病。,经常感冒请假。最瘦弱的是刘春钰。本班学生平时饮食方面比较正常,普遍饭量较大,吃完饭后都能喝一碗汤。只有少数学生比较挑食,,分析以上情况,吴广安同学只是个特例,大部分学生是好的,主要是在饮食和体育锻炼方面需要耐心开导,正面教育,让学生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均衡营养。平时加强锻炼,让身体长得棒棒的。

家庭背景

本班学生家庭背景情况比较单纯,大部分学生均来自农村,父母在外打工或商,由爷爷奶奶在家照管。此类型的学生,家长过问极少,只是有时一两个电话系。。总之,家长对学校的工作比较配合和支持,对孩子的成长也很关心。

教学重难点:

1、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无论是课程的调整,还是身心的成长、个性特点的塑造都需要我们细心的去观察和发现,通过掌握的材料再加以分析,以便指导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

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毛泽东关心、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毛主席是谁吗?他就是领导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领袖,有一首歌叫《东方红》,唱的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歌没有专业的词曲作家,是陕北的一位老农发自内心唱出来,唱出了陕北,唱遍了全中国。它的丰功伟绩,说也说不完。这篇课文,讲的就是1948年春夏之交,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从山西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的途中,发生在“花山”的几件小事。今天让我们要走进花山,走进他的生活小事。

2.齐读课题

3.走近毛泽东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一组毛主席和群众在一起在图片,感受毛主席关心群众的品质。)

二、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

(一)、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扣住具体词句体会毛泽东体会毛泽东关心、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去有效地完成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二),出示自学指导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黙读课文,感知内容。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再读课文,看看作者是通过哪几方面来写的?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勾画下来,还可以在一旁作上批注。

4.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自学指导的步骤去完成这篇课文,掌握深入走进这篇课文.

三、预习检测

1.认读生字词(课件)

2.解释词语(小黑板)

3.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指名回答,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主完成

四、引导自主学习

这是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毛主席在花山三件事。这是怎样的一位主席呢?请同学们划出能体现毛主席高尚品质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并读一读,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合作学习

1.毛主席关心群众,为群众着想从课文的哪些描写可以体会到?

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1)一天早晨,毛主席正看地图,忽然抬起头,问警卫员:“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niǎn)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有动静了呢?”

(2)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这怎么行?”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影响群众的生活。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3)这时候,毛主席来了,喝茶水的乡亲们纷纷跟毛主席打招呼。毛主席笑着向大家点头,说:“要说喝茶的好处,确实不少嘛,喝了它浑身有精神,还能让人多吃饭……”毛主席给乡亲们说起喝茶的好处,正在推碾子的大娘和小姑娘越推越慢,转到了毛主席身边,便停了下来。毛主席舀了两碗茶水送到她们母女手里,说: “你们俩歇会儿吧!”然后对警卫员说:“来,咱俩试试,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一边推,一边用笤(tiáo)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的玉米碎粒。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说:“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完成,达到共识,完成问题更得心应手.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关键字,发表不同的见解.)

2.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的?

六、小结提升

课文通过记叙毛主席在花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件事,通过对毛主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他那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

七、拓展练笔

1.以《毛主席在花山》为例,写自己所熟悉的人。

2.看书或是听爸爸妈妈讲毛主席的故事,多一些对毛主席的了解。

板书设计:

28毛主席在花山

请群众碾米:劝群众喝茶; 帮群众推碾

关心群众,为群众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