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继承和发扬了老解放区的办学传统,一贯坚持劳动教育,使学生们锻炼成为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文化的劳动者。

延安大学创办于1958年,校址设立在当年党中央机关所在地和毛主席的故居杨家岭。这个学校从诞生那天起,就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大学为榜样:自己动手,劳动建校。没有教案,就组织师生背石头、挖土方,和工人一起劳动;取暖设备不足,发动师生上山砍柴,烧木炭。他们还组织师生开荒种地,使副食品自给有余。这所学校特别重视参加人民公社的集体生产,每逢农忙季节,总要抽出一部分师生参加附近农民的生产劳动。今年,每个学生普遍到生产队劳动过两次以上,每次最少一周,共帮助生产队播种秋田八百多亩。

生产劳动已经成为延安大学必修的课程之一,按照这个学校规定,每年专科学生劳动六周,本科劳动八周。今年以来,这所学校吸取了以往的经验,跟生产队签订了劳动合同,实行了班系和公社、生产队固定联系的办法。

围绕着正式课程,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辅助活动。例如,新生入学后,首先让他们参观枣园、杨家岭、王家坪以及当年抗日大学和延安大学等革命遗址,邀请在“老延大”学习过的干部介绍当时生产劳动的情况。各个班系的毕业生还把自己使用过的工具、劳动地块移交给新来的同学,作为“传家宝”,一班一班往下传。数学系一直把毛主席种过的菜地作为本系的“传家宝”,先后传过四个班级,在这块菜地上劳动的学生,都感到无比的自豪。学生们一有空,就主动去那里劳动。

延安大学一道保持着艰苦朴素的风气和革命奋发的精神。学校的设备都是简陋而实用的,平时,学生们自己理发、修路、种菜、打土坯、平操场等。绝大多数学生都有针线包,许多人手心里结下了厚厚的一层茧。就连教师也都自己补鞋、钉书架、拆衣缝被。

通过劳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生产技能,养成了劳动习惯,更重要的是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少人初来延安大学的时候,以为陕北人没有文化,土里土气,但是当他们同农民一道劳动过后,深深地感到陕北劳动人民热情忠厚,勤劳勇敢。学生们说:有些人看起来普普通通,平平凡凡,可是他们打过游击,当过赤卫队队员,思想觉悟很高,对革命有过不小的贡献。许多大学生同当地农民逐渐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在下乡劳动的时候,学生们到农村后,一般都分散住在贫农和下中农社员家里,早晨帮助农民挑水、扫院落,晚间同他们促膝谈心,因而都亲身体会到贫农和下中农社员那种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

据新华社太原21日电太行山老革命根据地的山西省左权中学,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勤劳俭朴、好学苦钻的良好校风。

这所中学是以革命烈士、前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命名的,1946年在左权县西部的山村里创建以来,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在全国解放以后,左权中学的党和共青团组织一直把学校的艰苦奋斗历史,当做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教材。每年,这所中学都要举办丰富多采的校庆活动,请老教师和校外老校友作学校生活回忆的报告,由高年级学生跟新同学联欢,介绍他们是怎样继承学校光荣传统的。

左权县在各个工作岗位上都有一批久经革命锻炼的老干部、老模范、老英雄,左权中学经常邀请他们来学校给学生们作报告。逢年过节的时候,学生们敲锣打鼓去左权红军幸福院里慰问,有时少先队员还在那里过队日,请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报告当年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和树皮的艰苦生活。每逢左权将军殉国纪念日,学生们总要开展纪念活动,瞻仰左权烈士园,到九十里以外的麻田村——当时八路军总部的驻地访问群众,搜集编写左权将军的生平事迹,举办左权将军生平展览会。许多革命前辈和先烈的英勇斗争、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教育青年人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行动保卫革命成果。

这所中学有90%以上的学生是农民的子弟。几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举办以“饮水思源、忆苦思甜”为主题的班会、少先队的队会和共青团的团日活动,让贫农、下中农的子弟访问家长,在会上介绍自己家庭的血泪史。许多学生从家史中,了解了什么是剥削和压迫,什么是痛苦和幸福。学生们都说:要牢记阶级苦,不忘血泪仇,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呀!同时,这所学校还十分注意和当地农民保持密切联系,学生们经常利用星期日和假日,去帮助社员锄苗、收割,写黑板报,还和社员们联欢,了解社员在新旧社会里的生活情况,向他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等。

党的革命传统教育已经在左权中学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这里,出现了一种勤劳俭朴的风气。从1958年到今年,师生们开垦了二百多亩荒地,收获了八万五千多斤粮食,四十多万斤蔬菜,改善了生活。几年来,学校无论修盖什么房屋,搬运沙土、砖瓦、椽梁等活儿,都是师生动手干的。十多年来,师生们还保持着上山打柴的习惯。

党的革命传统教育也培养了学生们好学苦钻的精神。今年,这所学校开展了学习雷锋的活动后,在学生中间掀起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高中三年级的大部分学生读完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毛主席的很多名言,学生们都把它们牢记在心里。目前,在全校的学生中间流行着这样一种共同的说法:“升了学当好学生,返乡生产当好社员,参加工作当好干部。”这所中学过去考入大学的学生,一般都是学习好、工作好,有85%的人兼任共青团和学生会的干部,不少人被评为模范学生。据两个人民公社的统计,这所中学1959年以来回乡生产的一百三十九名学生中,大部分人担任了生产队的干部,二十八人被评为五好社员,二十人被评为模范青年,有五人被选为县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有一人被选为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社员们称赞这所中学的返乡学生是新社会里知文懂理会劳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