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有一个例子形象地说明教师期望效应的实质。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al)和贾可步森(L.Jacobson)来到旧金山奥克学校(Oak School),在各个年级抽初个班,进行未来发展的预测。测验之后,他们将一份最佳发展前途者名单悄悄地交给老师们。并再三叮嘱不可向学生们泄露。8个月后,心理学家返回学校进行了一次切实的测验。结果表明,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和智力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而且精神开朗、活泼,个个充满自信与幸福感,并与科任老师建立了融洽的感情,尤其是原来一些后进学生的进步更为明显。是心理学家料事如神?出乎意料的是,专家坦率地宣布,上次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机抽取的。这一效应被誉为“罗森塔尔效应”。

教师期望效应的心理学理据

教师期望效应为何有如此大的效应呢?有其心理学根据。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一效应有一定根据。人们发现,教师对高分学生的正确答案给以更多强化。教师感到漂亮孩子的智商高,教育潜力大。人们还发现,阅读教学时教师同女孩接触较多,数学教学时教师同男孩接触较多。教师偏袒天资好的学生,对学生的非言语反应也不一样。他们见到聪明学生时面带微笑,点头,爱端详他们。教师对寄予低期望的学生批评多,而对寄予高期望的学生表扬多。教师期望能引起多种心理效应:一是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二是教师可能让学生从事不同的学习任务,从而使期望低的学生只接触低水平学习;三是影响学生的自我意向。而学生的自我意向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本人将期望效应分为他人期望效应和自我期望效应,他们有不同的心理学根据,当然他人期望要通过自我内化才真正产生效应。显然教师期望效应属于他人期望效应,本人认为教师期望效应的心理学基础可归结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斯金纳所倡导的强化理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正强化的方法包括奖金、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提升、安排担任挑战性的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