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欲的表现

宝宝在1岁以前,基本上以个体活动为主,对主体和客体还不能区分,因而对东西的所有者尚不能区分。当宝宝长到2岁时,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头脑中有了“我的”、“我自己的”概念,但对“你的”和“他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对于这一阶段的宝宝来说,认为接触到的喜欢的东西都应该是自己的。所以,有些宝宝到邻居或亲戚家做客时,看到桌子上有糖果,往往不打招呼伸手就抓,理所当然地占为己有,而当别人向他要东西时,就会用小手紧紧抓住不肯轻易放手,如果硬拿走,宝宝有时会哭闹不止。

这种占有欲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心理状态,也是自私的表现。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一般要到3岁以后才会逐步好转。

怎样改正孩子自私自利的观念

要想改正孩子自私自利的观念,父母应该给孩子积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树立孩子正确的物质观念,让孩子学会与朋友分享,感受给予和付出的快乐。

如果宝宝偶尔抢夺其他小朋友的糖果或玩具时,千万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斥责。如果宝宝经常抢夺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妈妈和爸爸可以让宝宝跟较大的小朋友交往、因为较大的小朋友懂得保护自己的东西、会制止宝宝的抢夺行为,从而克服宝宝的占有欲。如果宝宝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别的小朋友玩、父母也不要强制宝宝把玩具让给别的小朋友玩,可用引导的方法、让宝宝自愿把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让宝宝体会到与其他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欢乐。如果采取强制的办法,不仅不能使宝宝学会礼让、还会使宝宝感到妈妈和爸爸要抢自己的东西,反而促使宝宝产生更强烈的占有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