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太成熟了,缺少这个年龄应有的童真、热情,对外界事物缺少好奇心和兴趣。还有一个孩子喜欢抓别人头发,后来发现他是想与别人交朋友,但是不知道怎么交朋友,他以为抓人家的头发就是一种友好的行为。还有一些孩子不能充分地展示自己,他会想到别人怎么看我,他的自信心没有完全地树立起来,这种个性带着他们走向中学、大学,很可能会使他们的人生以悲剧落幕。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与多年来我们对于儿童的教育不无关系。儿童认识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是对主体之外的事物和人的认识。主观世界是对自我的认识、了解。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有什么烦恼,什么时候需要别人帮助等。我们的教育更多强调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忽视了个体对自我的认识。

比如说,复旦投毒案中的林某,他不能容忍受害者黄洋的学习成绩超过他,嫉妒心作祟,做出了投毒这种极端行为。重庆10岁女孩摔婴案中,这个10岁的小女孩还不具备是非观,正好在那个时间,小女孩有不良情绪,她以这种暴力的形式发泄在受害的婴儿身上。许多中国父母、老师在向孩子强调学习成绩时,却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去爱,如何在与他人分享中获得快乐。他们所能理解的快乐,就是独享和占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格的不健全和缺失,没有健全的人格,他们的一生都会缺少幸福的自信、能力和勇气。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要相互统一、相互配合。校外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特殊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个体性、实践性和灵活性,我们应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如果在校外教育中孩子是被迫学习、模仿,那么这样的校外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健康人格的关键是要达到内心世界的自我平衡和和谐。当我们彷徨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不平衡;当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世界是平衡和谐的。健康人格就是构建内心世界的自平衡、自和谐。这种自平衡像我们学习舞蹈一样,首先要学习基本功,把基础打牢。内心世界的自平衡就是要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从点滴小事做起,有成功有挫折,在平衡——不平衡——再平衡中发展和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在不同层次上达到自平衡,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要把孩子最原始的,回归生命的潜能调动起来,激发出来。体育、艺术和科技课外活动,是培养儿童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