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区是孩子自主表达审美体验、自由进行审美创造的场所,想象中,孩子们应该都是喜欢美工活动的,剪剪、画画、贴贴,每个人都安静自如地做着自己喜欢的活动,多好的一幅活动场景!可是,我投放了许多自认为孩子们会喜欢的材料之后,却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并不大,摆弄几下工具,翻翻几份材料,掉头就走了,偶尔留下来的,做出来的作品也大同小异,很少有充满童趣的创意。

材料如何激活孩子在美工区活动中创作的热情?孩子们喜欢怎样的美工区域?教师如何为幼儿提供外在的环境支持?我反思美工区出现的问题,静下来观察孩子的活动,看孩子们在做什么,想我可以提供怎样的帮助……渐渐地,收获了一些特别的经验和体会。

由问题入手进行观察,利用绘本情景吸引幼儿参与美工活动的兴趣

孩子们为什么摆弄几下工具和材料就离开美工区?我发现,孩子是喜欢那些工具和材料的,所以才会去摆弄,但孩子们缺乏技能和经验的支撑,不知道该用这些工具和材料做什么,所以最终选择了离开。

那么,只要找到幼儿经验和兴趣的结合点,就一定能吸引孩子进入美工区!这段时间,孩子们正在阅读艾玛大象系列故事,对这只彩色的格子大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究着艾玛身上有些什么颜色的格子。涂色,不正是孩子们需要在美工区积累的一种美术技能吗?我用废旧的纸箱制作了一只全身黑色。头部是彩色格子的艾玛大象。我想,小年龄的孩子都喜欢立体形象,绘本中平面的艾玛大象变成了生活中的立体大象。还是用不起眼的纸箱做的,这一定能够吸引孩子们的视线。果然,这只特别的大象成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给艾玛大象穿上彩色的新衣”也很自然地成为了孩子们美工创意的重要活动。用彩色蜡笔涂一涂,孩子们发现,鲜亮的彩色蜡笔涂在纸箱上,淡淡的,就像没涂一样。那怎么办?材料箱里有很多布置教室剩下的白色保利板,蜡笔涂上去,颜色特别鲜艳,但怎么贴到艾玛大象身上呢?“这太简单啦,用双面胶呗。”瞧,孩子们马上就迁移了已有的经验。于是,我为孩子们准备了许多切割成小方形的保利板,孩子们一边谈论关于艾玛的故事,一边相互比较谁涂得色彩均匀,兴致盎然地在保利板上涂色,为艾玛大象制作彩色的格子。随着活动的推进,孩子们开始在“格子”上自主创意,画出一些特殊的图案来。孩子们是最愿意向同伴学习的,也最善于在同伴的基础上创新,艾玛大象的创意制作越来越丰富,甚至有孩子提出,为艾玛大象制作更多的纸箱朋友。于是,我把孩子们喜欢的绘本形象逐一搬进了美工区,纸箱小黑羊小白羊成为又一种粘贴装饰材料的原型,生活中各种黑色和白色材料如毛绒球、纽扣等等,都被运用到活动之中,而更容易粘贴的海绵胶,也被孩子们从美工柜中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