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孩子之间推搡有时是他们表达喜爱的一种方式。我的孩子囡囡的幼儿园里,3岁的小朋友特别多。园长是一个老太太,孩子们都叫她“园长姥姥”。她每次去班里看看的时候,一些特喜欢她的小朋友就会踢她一脚,或者拽一下她的衣服。其实小朋友们都是没有恶意的,他们只不过是想引起园长姥姥的注意。园长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都对小朋友说: “我知道你喜欢园长姥姥,但是呢,你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表达,比如说,你可以叫一声‘园长姥姥好’,或者过来抱一下我。”

专家:帮助宝宝练习使用正确的肢体语言

孩子往往将某些攻击行为当成了交往的手段,平时妈妈用亲吻向他表示爱意,他也许会以自己的亲吻方式—— “咬”来向对方示好,或者用“抓”“打”“踢”代替抚摸。尤其是当孩子处于口、手和脚的敏感期,他就会热衷于用口、手、脚探索世界,认知事物,探索的范围当然会包括他人的身体,于是出现了孩子喜欢“咬人”“打人”“踢人”等行为。

妈妈可以像这位园长姥姥一样,走到孩子的世界里面去,帮助孩子练习使用正确的肢体语言。如果宝宝动作过大,妈妈就要告诉宝宝:“这样做,小朋友会疼的,如果你喜欢他,可以过去抱抱他,拉拉他的手。”

发泄不良情绪

妈妈1:糖糖用“打人”在说“我很不开心”

有一次,我在客厅和人说话,糖糖好几次粘过来都被妈妈推开了:“乖,妈妈和阿姨有事情要说,糖糖可以到院子里和小朋友们玩去。看,那么多的小朋友在院子里玩啊!”不一会儿,糖糖把皮皮打哭了,我不得不中断谈话,跑出来安慰皮皮,批评糖糖。我刚坐下,糖糖又把芸芸弄哭了。他不断攻击小朋友们,我不得不送走客人,简直是糟透了。

专家:帮宝宝疏导情绪

孩子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选择自己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孩子在他饿了、累了、尿布湿了时,他的心情就会很糟糕,这时候最容易出现孩子之间互相打闹。另外,当孩子正在学习各项技能的时候,当他遭遇失败时心情会跟着变坏,打人的行为就很容易出现了。糖糖把小伙伴弄哭了,实际上是想引起妈妈的关注。也许糖糖自己也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为了获得妈妈的关注,于是,他只能借此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如果这个时候,妈妈走过来抱抱他,听听他的诉说的时候,糖糖的情感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停止攻击行为。

妈妈2:麦麦用拳头抵制嘲笑

我家孩子麦麦曾经有一段时间是个爱打人的孩子。那段时间我一去幼儿园,老师就跟我汇报:“麦麦又把别人打伤了。”我向老师和小朋友了解情况发现,麦麦班上的虫虫是 “孩子王”,虫虫只要说不想和麦麦玩,就能团结所有的小朋友都不和麦麦玩。麦麦常常会气鼓鼓的,还受到小朋友的嘲笑,他就控制不住自己,向嘲笑他的小朋友伸手打了过去。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