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置评选三好和优干的工作会上,部分班主任们关注的是评选名额以及上报时间,而对评选的流程和要求就不大关心了。也就是讲,部分班主任关注的是按时完成校级评优这项工作,而对评优工作蕴含的激励和导向的教育功能挖掘和凸显不够。像这种把工作和育人剥离开来,注重任务驱动而忽视价值驱动的现象在学校教育中并非个案。略举几例:

课间操时,班主任仅仅是起到“点卯”作用,而没有去督促和引导学生高质量的做操。

班主任会后到班上给学生讲:“德育处明天要检查班级常规,各位同学注意穿好校服,整理好发饰,不要给班上抹黑……”

认为听取励志报告“是学生的事,只要学生听好就行了!”自己不听,事后也不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和升华总结。

升旗仪式,学生们整齐而安静,老师们却姗姗来迟,到了后不停说话,队伍也是乱七八糟。

以上这些现象说明,学校里的一切事情都与教育有关,都蕴含着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教育是从走进校园就开始了!”作为教育人要挖掘和彰显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完成一项工作,要把“做事”和“育人”融合在一起。

“做出教育味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教育的价值在于“育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幸福。然而,要达成目的,必须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人的发展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把人的发展融入到学科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之中。例如,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我们就不仅仅是满足于学生上好体育课,还要保证体育课时不被挤占、培养学生运动和健身的习惯、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等诸多方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摒弃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和简单粗暴,让孩子们在民主、宽松、自主、积极的状态下走向和谐发展。

“做出教育味来”有利于消除教师的教育倦怠感。从表面上看,教育活动琐碎、复杂、漫长、平凡、压力大,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这源于教师没有体会到教育的价值和教育的真谛,没有充分运用教育规律和教育艺术去化解挑战和压力。例如,老师如果没有把学生视为“走向成熟但未成熟的孩子”,就会对孩子犯错少了一份理解和宽容,对孩子改正错误少了一份引导和等待,从而内心烦躁和愤懑。因此,我们必须走进教育的内部,抓住教育的本质,以本真的教育解决教育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追求教育本质和教育艺术中走向专业自主发展,积极、阳光、能动、自主地工作。

为什么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没有“做出教育味来”?这说明,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之间还存在落差,我们需要找到理论诠释和行为实践之间的衔接点和承接点。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曾说“必须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既要增强教师的教育责任感,还需要增强教师对教育理念的实践理解力,使教师既能通过教育现象看本质,也能找到教育理念的外在呈现方式。例如,落实“把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有尊严的、发展的生命体”的教育理念,我们可以思考哪些问题?我们在教育行为中如何体现?我们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这个教育理念?只有教师不断地对日常行为背后的教育意义进行省察与追问,才能提高教育洞察力和实践力,才能“做出教育味来”。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做出教育味来”是指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要认清并秉持教育理念,而不是喊教育口号,不能注重了教育手段而忽略最初的教育目的。为教育而教育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引发学生的反感,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把教育目的比喻为盐的话,教育的艺术就在于把盐化在美味的汤中给学生喝,而不是直接让学生吃盐,更不是让学生吃辣椒。

把每一件小事做出教育的味道,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