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2.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3.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

教学重点:

1、通过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理解诗歌主题思想。

2、理清诗歌结构特色,赏析诗中精妙的修辞。

教学难点:

1、用意象方法,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感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语言美,领悟修辞下蕴含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

说——悟——练,三步一体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针对《星星变奏曲》自主找一个话题,搜集相关资料并加以整合。

教学过程:

一、以“说”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歌《星星变奏曲》。这节课将会由三个环节组成,分别为“说、悟、练”。(板书)课前我们已经布置了同学们回去看看找找和“星星变奏曲”有关的知识。那请派代表上来说一说。

学生1:我要说的是星星的天文知识,决定人们观察星星是明是暗的,主要有两个因素: 一是由于星星发光能力的大小;二是星星和人们之间距离的远近。

天文学家通常把星星发光的能力分为25个星等,发光能力最强的比发光能力最差的大约相差100亿倍。甚至,星星的发光能力并不比太阳弱。(上台并板书)

师:谢谢你,星星作为离地球很遥远的行星,它像太阳一样会发光发亮,但不同的是,星星总在黑暗的夜晚发光,给黑夜带来光明。

学生2::朦胧诗是“文革”后期以舒婷、北岛、顾城、江河等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略)。(上台并板书)

师:同学们,原来朦胧诗并不朦胧,她更是那个特殊时代理智的青年人的一种清醒的认识。

学生3:我说说变奏曲(略)(上台并板书)

师:变奏曲能使歌曲在原有的轮廓基础上产生变化,是音乐更丰富。

学生4:我来朗诵一首关于星星的诗歌《躲在背后的星星》。

(上台并板书)

师:同学们,读好的文字是一种享受,读美的诗歌更是一种熏陶。诗歌与诗人之间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因为诗能传情。诗人江河作为朦胧诗派代表诗人,在那特殊的年代——文革时期。对现实进行了反思,倾诉着自己质朴的愿望。现在,让我们细细品味这首《星星变奏曲》。

二、读中悟学

老师放映课件,展示学习目的——学生齐读

学生翻开课本,老师深情范读,学生专心聆听——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请打开学案,考考你们对诗歌内容的课前掌握情况。

(学生根据分层提示,举手发言)

师:同学们的预习做得不错。都注重结合关键词归纳内容。

附:结构表

第一节

(前4行):

(后12行):

第二节

(前4行):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