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借助词句整体把握全文,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

2、学习课文三、四、五自然段,初步理解作者抓住庐山云雾的特点采用实写和虚写交叉描写的写作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庐山云雾的特点采用实写和虚写交叉描写的写作方法。

2、引导学生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板书课题:庐山云雾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半是仙境,一半是人间的庐山,去领略美丽神奇的庐山云雾。

二、初读课文

师: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惊叹于这世间少有的云雾,其中就有一位极富才华的文人亲眼目睹庐山云雾之后写下了令人心醉的文章,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初读课文。

三、提炼词语,初步感受庐山的特点

先请大家欣赏几组词,课件出示

(1)不识庐山真面目 一起千百里,一盖千百峰 一峰千姿匡庐云

(2)瞬息万变  风起浪涌  飘飘悠悠

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

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

(3)冉冉升起  团团相衔  浮游荡漾  一半隐进仙境,一半留在人间

(4)万顷白云转眼间汇成一片汪洋大海

如同一轮火球,燃烧在云絮翻飞的银涛雪浪之上

如万朵芙蓉,竞相开放

师:这些词引发庐山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瞬息万变、美丽神奇、绚丽动人、令人心醉……)

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采用实写和虚写交叉描写的写作方法

1、出示要求:自由大声地朗读3-5自然段,找找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圈出重点词语

2、预设交流:

(1)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看到——雾来、雾去、浓雾、稀雾;想到——风起浪涌、帷幕、轻纱;)

(2)庐山雾时而冉冉升起,使人终日不见庐山真面目;时而雾气团团相衔,浮游荡漾。牯岭一半隐进仙境,一半留在人间。(看到——庐山雾冉冉升起、团团相衔、浮游荡漾;想到——仙境;)

(3)每当雨过天晴,站在大天池等处俯瞰,只见万顷白云转眼间汇成一片汪洋大海。云海茫茫,波涛起伏,青峰秀岭出没在云海之上,变成了云海上的小岛。(看到——万顷白云、青峰秀岭;想到——汪洋大海、小岛;)

(4)雨后的夕阳如同一轮火球,燃烧在云絮翻飞的银涛雪浪之上,将云絮染上斑斓的色彩。微风吹拂,云絮好像仙女手中的彩练;又如万朵芙蓉,竞相开放。(看到——夕阳、云絮翻飞;想到——火球、银涛雪浪、彩练、芙蓉;)

学生说自己的感悟,师随机请生板书重点词,穿插朗读训练,而后针对板书总结。

3、小结表达方法:作者为了准确表达庐山云雾的特点,采用了实写和虚写交叉描写的写作方法。既写自己实实在在看到的,更是形象地描绘自己的浮想联翩,让文章显得如此有韵味,朗朗上口。

五、欣赏庐山风光,朗读练习

1、师:是啊,美丽神奇的庐山云雾真是让人如痴如醉,让人流连忘返,让我们一起随作者的脚步来欣赏吧!(播放课件)

2、师:用心朗读3—5自然段,用你最美的声音来表达,一句或几句话。生练习,而后展示。

六、课堂总结

师:瞬息万变、绚丽多彩的云雾为庐山增添了灵气,增添了神秘感,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为此许多文人墨客(李白、白居易、文天祥、郭沫若、毛泽东)来过这里都写下了一首首、一篇篇传世之作。晋代诗人陶渊明就把这里当成了世外桃源,写下了著名的《桃花源记》。课后,我们可以去找找,看看还有哪些名人也去了,写下了什么,是怎么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