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新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句的含着的意思。

2、受白洋淀人民奋勇抗敌的气概,宁死不屈的精神,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出示课题,思考,从题目看,课文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出示图片)板书:

2.那么这篇课文写的是这些内容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板书:人

3.小结:是的,课文表面上写的是苇,实际上是为了写苇区的人民宁死不屈的抗敌精神。板书:苇——人

二、提出“研读目标”。

1、过渡: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课题是《采蒲台的苇》,可课文是写苇的笔墨多呢,还是写人的笔墨多?(板书:人)(写采蒲台的人的笔墨多)这是作者的疏忽呢,还是有意安排?

2、提出研读目标:为什么课题是“采蒲台的苇”,课文却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采蒲台的人?

(屏幕出示)

三、主研读,交流评议。

(一)屏幕阅读,了解采蒲台的苇。(师:老师收集到了孙犁爷爷写这篇文章时的背景材料,有兴趣看吗?)

孙犁和《采蒲台的苇》

孙犁爷爷是我国着名的文学家。他的小说清新、流畅,短篇小说《白洋淀》被人们广为称颂。

1947年春天,孙犁在冀中安平地区采访,他遥望着白洋淀漫开的芦苇,感到有一股巨大的力量蕴藏在其中。白洋淀共由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四十多万亩,水道纵横交错,足有两三干条,就像迷宫一样。白洋淀地势低下,云雾很低,风声很急,淀水清得发黑,芦苇万顷,俯仰吐穗。它们生长得很快,狠狠往上钻,像一支支箭,直刺云霄。他想,这样大好的河山,怎容得日本鬼子玷污她?在这里,苇就像充满灵性的人,人则像是有思想感情的苇。孙犁搜集了不少在采蒲台发生的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让孙犁感到白洋淀人民在战斗中越来越坚定了,越来越成熟了。于是,他挥笔写下了《采蒲台的苇》等一系列文章。

1、出示,自由读,指读。读了这篇文章,你对“采蒲台的苇”有什么新的了解?

2、过渡:同学们说苇就是人,人就是苇,那么到底是怎样的“采蒲台的人”呢?

(二)自主研读,相机落实训练点。

1、提出研读要求:

自读“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后面的内容,并联系课文前半部分,划出引起你思考的句子、词语或标点,边读边写批注。思考后概括——这是( )的采蒲台的人。

2、学生自主研读,边读边作旁注。

3、明确交流要求:一位同学交流时,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并思考,及时补充,吸收他人的成果,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

4、学生自由交流学习成果,师引导点拨: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