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以前的儿童对广告非常注意,当广告出现时,很少有吃零食,转头,说话或上厕所等注意力转移的表现;

幼儿园的儿童认为广告是告诉人们怎么买东西,或者认为广告是为了好玩。幼儿园的孩子会说:“要是一个人想买衣服,看广告就知道怎么穿和怎么买。”直到六年级,12岁的儿童才能清楚地理解广告的意图;

大人知道广告说的和实际情况可能是两回事,而5-7岁的儿童有35%认为广告总是说真话。

在1954年,美国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儿童在超级市场购物时,他们只选择在电视上见过广告的品牌,尤其是他们购买零食或饮料时,大多数儿童只购买见过广告的商品。

广告还加剧了儿童的购买欲望。父母一旦拒绝了儿童的购买请求,孩子马上就会感到愤怒、失望,从而和父母发生争论和冲突,在公共场合令父母难堪。

父母的应对措施:

儿童父母的购物要求收广告影响最明显的时期是在幼儿园阶段。电视广告儿童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在减小。

1. 和孩子一起看电视节目,尽量对孩子讲明白广告的意图,尽管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如果家长常常对他讲,儿童会逐渐接受。

2. 拆穿儿童广告的常用的手法,比如故意遗漏相关信息。广告中的玩具总是在最好的环境中玩着,而实际上却会发现,买了火车之后,还要买铁轨才能跑,而想要火车钻山洞,就得再花钱买个山洞。

3. 不和孩子争执,孩子没有权利和你争执。尤其是在商店、超市等场合,有诱人的玩具食品等摆在眼前,孩子更难拒绝诱惑,家长想和他讲道理的话往往行不通,最后结局常常是家长妥协,或者孩子挨顿打骂,搞的都不愉快。所以,不要和孩子争执起来,孩子没有权利决定他什么时候该买什么东西。

4. 可以和孩子有个约定,不能一概不买,要给孩子适当满足感。

5. 还可以转移孩子的目标,找其它东西替代等策略。

父母在平时的教育中,也要讲究让孩子听话的艺术。比如说,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对孩子要言而有信,提出的要求要始终如一,孩子要知道父母不是在闹着玩儿,当孩子知道自己做事不能出格时,一般情况下会抵制住诱惑。

理财建议:教育孩子不要见到什么就要什么

父母对孩子在商店里看上的东西说不时,几乎都有过与孩子在众人面前争论甚至大动肝火的经历。从孩子领取零用钱开始,他们就要用这些钱自己支付大多数随意性支出(想要的东西)以及某些非随意性支出(必要的东西),父母也就不必再做那个说不的人了。

如果孩子没有足够的钱来买他们现在想要的东西,他们可以开始储蓄,这将使他们学会忍受先苦后甜。如果他们看上了两样东西,但却只能负担一样,他们将学习做出权衡。您从此不必再做坏人了。实际上,您现在可以扮演辅导员的角色,帮他们找到富有创意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负担其想要的清单中的东西。

建议:您甚至可以将假期返校购物从尖叫比赛变成一项愉快合作的活动。真的!首先,准备好便笺、纸张、铅笔和计算机,和您的儿子或女儿坐下来,一起将所有的套衫、牛仔裤、运动裤、运动衫、裙子、外套、内衣、鞋子以及他们将需要的上学装备列出一栏清单。在第二栏,列出每项物品的数量(要是您没有面对一堆又一堆很酷的衣物,就会轻松些)。在第三栏,写出物品的价格(按照您家中任一商品目录所列的平均费用)。让您的孩子用每件物品的数量乘以其价格,将答案写在第四栏,(可以让他们使用计算机,或者鼓励大一点的孩子手工计算)。然后,让您的孩子合计所有各项。如果总额超出了您的大致范围,您可以和孩子议定一个最终数额,这就是他的假期返校购物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