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设计,合理提问科学设计,合理提问包括问题设计、提问方法与提问表述三个层面。

(一)问题设计科学首先,科学的问题应该是信息量适中的合理问题,合理的问题经过学生的思考是可以回答的。比如:讲完确定圆的条件“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可确定一个圆”

后,立即提问:“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几个圆?’’显然信息量过小,学生无须考虑张口就能回答“一个圆”。如果将此问题改为:“三点可以确定几个圆?”这就成为合理的问题,因为回答这个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分别考虑所给三点的具体位置。又如,在没讲“负整指数”时提问:“为什么规定任何数(零除外)的零次幂是1?”超出学生的认知前提,他们无法回答,待到学完“负整指数”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此,科学合理的问题信息量应适中,过大或过小都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失去了提问的价值。

其次,所提问题的指向必须明确、具体,不产生歧义,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

例如“观察这两列数列,你发现了什么特征?”这个问题显得含糊不清:究竟是问其中的每个数列各自的特征呢,还是这两个数列共同的特征?是问每个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是指两列数列对应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研究每个数列趋向无穷时的特征,还是考虑两个数列对应项之比当项数趋向无穷时的极限呢?令人无所适从。

再次,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确切和唯一的,即使是发散性问题,其答案的范围也应是可预料的。比如在讲 “平行四边形”时,教师提问:“对角线互相平分是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条件?”教师的答案是充要条件,但如果学生回答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也不能算错,只是不完全罢了,答案的不确定性使提问失去了价值。又如,一位教师在复习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步骤后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解应用题的关键要抓住什么?根据刚才的复习,答案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抓住数量关系,一种是抓住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所以学生左右为难,一时无法回答,于是只好选择沉默。其实,仔细回想课堂上出现的“冷场”情况,有很多是由于我们教师的提问不合理,难以为学生理解而造成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