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青春期提前了,叛逆期也跟着往前赶。我的孩子小学没毕业,就处处顶撞我:‘你能不能不要管我?’”“我为孩子的学习操碎心,但这孩子在背后叫我‘怨妇’!”“这几年,我和孩子间的沟通一年不如一年,他就像个影侠,放学回来‘嗖’地闪进屋子,除了吃饭、上厕所,从不出来跟我们说话……”

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心理学博士李育新,专程前来为得焦虑症的家长们“会诊”。

100多位家长带着孩子来占座位,更是把一脸焦虑暴露无疑。家长等不及,孩子不快乐,我们今天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当校园文化被反复提及时,家庭文化的重要性却鲜有人重视。两位专家告诉家长:孩子需要“慢养”,给他试错的时间,他会长大,你一定要相信他们,这也许是个漫长的过程。

孩子优秀,归功于家庭和谐文化

过去,家庭对孩子的培养,按照目的的重要性,有这么个排列: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家庭传宗接代,为孩子的终身幸福。但放到今天的时代环境,家长有必要把为孩子的终身幸福放到第一位来。”

几年前,徐承楠曾策划过一本书《成功无规律》,专门介绍从杭二中毕业的27位精英学生的发展历程。他从中得到一个意外收获是,这些孩子的家庭,决定了他们的成才。

“家庭教育的方式,没有唯一也没有最好,只有合适。”徐承楠讲了两个学生和他们的家庭。第一个男孩,老师觉得他资质很一般。让徐承楠印象深刻的是,每次老师布置作业都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很多孩子往往只能胜任必做题。但这个孩子每次都能做完两部分题。他后来考上复旦大学,又去美国做研究,最后在美国花旗银行工作。再见到这个学生时,徐承楠问他,当年怎么会有这么多时间做完选做题?这个男生说,这有赖于他那做小学老师的母亲。在母亲的指导下,他从小在学习上的每个环节,都会制订细密的计划,并且一步一脚印地做。如果没完成,他要作检查。每次在他坚持不住时,母亲仍会坚决要求他严格执行计划。“我的感触是,如果你是一个意志力不那么强的家长,你教育孩子就不能要求他严格按照什么要求来做,因为你自己也不能坚持。”

另外一个是女生,现在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教授。这个孩子从小天资出类拔萃,各科知识都非常全面,从小到大一路拿第一。徐承楠就问她,你是怎么学习的?这个女生就说了一条,“我平常看书看报或跟人聊天,只要遇到我不明白的问题,一定会想办法找资料解决。”而这个习惯来源于她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很注重积累各种知识。家人学习的习惯,很自然地带动孩子也融入到这个氛围中。徐承楠坚信,家庭教育,首先要注意环境的建设,爱知、和谐的家庭,孩子自然能健康地成长。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