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自信心是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它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是成人、成才、成业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把增强学生自信心作为培养目标。中国少儿委员会提出我国当代少年儿童要具备“五自”,自信就是其中之一;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也增添了培养幼儿自信的目标;1998年,北京市把“保护自信,培养自信”做为家庭教育指导行动的主题。

可见,面向21世纪,从小培养儿童少年的自信心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家长却忽视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幼儿不同程度存在自信心不足的表现也较为明显,因而需要加大这方面的教育和研究的力度。

为了探索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升幼儿自信心的水平,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发展,我园确定了此项研究课题,制订了1997-1998实施方案,对全园的4个大班(5-6岁)177名幼儿进行自信心的培养。

二、培养目标

探索通过多种途径,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幼儿(特别是缺宪法自信的幼儿)积累成功经验,形成“成功?嗑?神愉悦?嘧晕壹だ??嘣銮孔孕?

成功”的良性循环;通过客观的积极评价,帮助幼儿克服胆怯和自卑,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以自信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三、实施原则

1.面向全体与重点施教相结合。

2.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3.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

4.培养自信心与培养相关心理因素结合。

四、教育活动的实施

根据培养目标,制定测查表(见表2)。

测查共有10个项目,每个项目为A、B、C(强、中、弱)三类标准,分别由教师和家长填写,进行初测和终测。初测后,将幼儿分类排队,每个幼儿有6个以上A的,被定为A类儿;有6个以上B的,定为B类儿;有6个以上C的,定为C类儿。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建立幼儿个人档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具体措施如下:

1关怀、爱护、尊重、信任、无条件积极接纳每个幼儿;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尊重和满足幼儿的合理选择、兴趣和需要,鼓励发表不同意见;不指责幼儿容貌、资质的缺陷;不把幼儿的某一次失败或一时的弱点,做为能力缺陷讲给别人听;不在幼儿面前横向比较。使幼儿感到教师喜欢自己,自我感觉良好。

2全面引导、积极评价幼儿。善于发现幼儿的长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及时用语言、表情、体态、动作和象征性的奖励--小红花,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激发幼儿的荣誉感,强化成功感。评小红花时,只评优点,不提缺点。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