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在灞桥区洪庆镇一家超市收银台旁看到了这种“另类”糖果。记者发现,在深圳某厂生产的品牌为“肯的乐”的系列食品中,除了“老鼠垃圾桶”,还有“灌篮高手”、“母鸡下蛋”等种类。透过“老鼠垃圾桶”的包装,记者看到,一个塑料垃圾桶旁边,卧着两只软糖制成的活灵活现的老鼠。而包装背后的演示图上清楚地画着,当孩子食用这种糖果时,需要将手中的老鼠伸进垃圾桶内,蘸着桶内的糖果粉末食用。而这款糖果的包装上,还明确写明“致力于开发儿童想象力的创意产品”。“这种糖果看一眼就觉得恶心,它对启发孩子想象力能有帮助?”王女士对此表示质疑。

对此,莲湖区关工委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家卢老师向记者表示,这种另类糖果根本谈不上帮助启发儿童想象力,它对孩子的幼小心灵会造成不良影响。卢老师说,因为孩子看待事物还没有明确分类,这种糖果则会给孩子很强的心理暗示,对其日后的爱心培养、家庭和亲情都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记者发现,市场上的儿童另类食品并不止“老鼠垃圾桶”一种,还有许多做成大粪、假牙、蟒蛇形状的食品。这些生产厂家为了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不惜挖空心思创意出许多暴力的、血腥的,甚至掺黄的儿童食品和玩具。

对此,有关法律人士认为,目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仅指出,“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安全和健康”,但其并没有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不履行责任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所以抵制这些另类消费品,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要完善有关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