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黑龙江省精神文明办、哈尔滨市精神文明办与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开通了“96311”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热线,截至目前共接待咨询者2000余人次,在对来电咨询者进行调查后显示,孩子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性心理、学习压力、网络依赖、早恋等方面,其中九成孩子心理问题与家长教育方式有关(待诊精神障碍除外)。

孩子反感盯防式教育

王明今年高一,临近期末测试,孩子突然说不想上学,要出去打工赚钱。父母亲友几经劝阻后,王明干脆躲在屋里睡觉、看电视。王明的母亲焦急地找到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协会专家了解到,王明每天晚上9点多放学回到家后还要学到后半夜,第二天5点就要起床上学。在王明眼里自己就像个“犯人”。

“爸妈晚上还能看电视,我回家就只有学习。”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孩说,每天在学校有老师看着学习,放学后妈妈在家看着学习。“现在耳边总能响起老师和妈妈的话:考不上重点校,你这辈子就完了……我真想离家出走,太累。”

单亲家庭孩子问题多

“上网聊天交朋友有什么不好,你和爸爸离婚了还找朋友呢,凭什么管我?”刚上初中的月月最近在网上谈起了恋爱,但当母亲管她时,她竟说出了这番让母亲难堪的话。

无独有偶,单身母亲王女士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只要他好好念书,我什么要求都答应。想要什么也都给他买,为了这些我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外面跑业务,就是想多赚钱供他上学。谁知道这次中考他竟拒考了两科。”王女士说,她知道后骂了儿子两句,谁知儿子笑着对她说,“你不是有钱吗?你不是能赚钱吗?那我就让你花个够,我才不考试呢。”

记者从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了解到,协会每月都能接收3至5个孩子仇视家长的案例。

协会副会长朱广雨研究员认为,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家长家庭教养方式存在偏差以及家长自身心理存在问题。

家庭是孩子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家长的教养方式、健康状况、夫妻关系及父母的品德行为等因素在孩子人格形成的过程中有重大影响。

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另一半的关爱,面对这样的情况多数单亲家庭的家长都会格外溺爱,导致孩子任性,甚至有的孩子根本不理解父亲或母亲的这种爱。

专家:家长也应接受心理教育

“去年,我们在全省挑选了1.2万个家庭进行调查发现,家长通过工作或自学途径掌握心理及教育知识的仅占1%。被调查的家庭中不少还是高学历家庭,比方说父母都是教师,或本科学历以上的。”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专家介绍说,一次他们在某地进行家庭教育讲座,问听课的家长,有谁看过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籍,在座200余名家长只有十几人看过此类书籍。“目前,大部分家庭教养方式都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家长重视对孩子身体素质的培养,却忽视心理素质培育;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把考分当成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如此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