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们迎来了两个最新政策,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确立,全国普遍放开生育二胎并在全国普及高中教育。对北京教育而言:截止到目前,教育部、北京推出的任何教育改革措施,无论多么重要,都无法与这两条中央的最新决策相提并论。

一、幼升小的拼争更加白热化且长期持续。

中国人口专家认为,普遍放开二胎后我国每年将在原来出生人口的基础上净增300万人;美国人口统计学家保守估计将净增500万,取中值的话也要净增400万人。北京目前包括外地人,人口总数为2300万,放开二胎后,按现有北京人口总基数计算,每年新增出生人口将达到6.6万人。2014年、2015年北京幼升小入学总数均在17万左右,按照政策有滞后期计算,7、8年以后,北京幼升小人口至少每年都将高位维持在23万人以上。这两年有孩子幼升小的家庭已经深知,升学有多么不易了,一旦增加到23万人,而且连年保持这个数字,北京所有区县的小学都将面临巨大压力,特别是作为传统教育强区的东城、西城、海淀就更可想而知了!另外,2015年底,北京将废止暂住证制度转而实施居住证制度,外来人口以积分制来获取孩子入学等公共服务并最终获得北京户口,意味着北京作为全国最晚放开异地高考的一线特大城市“再也扛不住了”,高考逐步放开已是大势所趋,这也会进一步加大幼升小人口的净流入,北京各小学入学人口可能会比 23万更多。

二、小升初纠结情怀日益加重,12个中高、高难度考试成为必选备胎。

北京教育逐渐变革后,小升初不像以前竞争惨烈了,但根据闻风对家长的接触和实际调查,大家纠结的情怀似乎没有多大改变,而且“不放心”的心理加重并延续到了幼升小和中考。因为教改后,基本的升学规则是:幼升小、小升初强势索区、中考强力禁止教育强区学生互相跨区(今后将在全市范围拟执行全北京禁跨区),在什么区县幼升小就意味着绝大多数学生12年的基础教育是不可能离开这个区县的,也意味着在什么区县的学区幼升小,绝大多数学生9年的义务教育是不可能离开这个学区的。带来的问题是,家长要首先定好区县,然后定学区、最后才能定学校,这决定着孩子未来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即便如此,家长依然揪心的是,小升初从 2015年开始实行了普遍大派位,各初中校生源均等性比以前都要更高,但问题也接踵而来:大量家长开始担心生源基本均等后,原来知名的公立重点初中校可能不再会在中考中依然保持原有的优势,从而影响孩子进入知名公立重点高中校。为了防止万一,很多焦虑的家长现在分别在四、五、六年级“被迫”让孩子参加 MSE、迎春、希望、走美、华杯、“八素八少”、人大附早培、清华龙校、人分、十一“2+4”、师达、北达这12个中高、高难度的考试,以保证孩子最终能够在小升初进入理想的目标中学。二胎放开后,如不打消并基本解决绝大多数家长对优质均衡教育资源需求的顾虑,今后的北京小升初这12大考试的备胎作用会更强势且异常惨烈。

三、弱化或取消中考不可避免,高中直升制已为期不远。

中央通过的这决议非常明确指出,要普及高中教育,连“逐步”两个字都没有出现,下一步就是教育部、各地教委制定有关细则迅速执行的事儿了。普及高中教育,使义务教育涵盖高中教育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弱化甚至取消中考就顺理成章了,目前国内部分城市已有取消中考的先例了。北京作为中国教育最发达地区,完全具备立即施行义务教育覆盖高中的所有条件,哪一个城市在全国率先公布第一个实施包含高中阶段的12年义务教育目标,不仅具有象征意义更是决心、信心和政绩,也是对强有力执行中央重大战略决策的最好呼应。实行12年义务教育,弱化、取消中考,高中直升制必将仿照目前小升初学区内大派位或本校初中直升本校高中的模式。普及高中教育更深层的含义是配合普遍放开二胎政策的,目前在中国高中教育是收费的、非义务的,普及高中教育实行义务制,也有减轻全国家庭培养孩子经济负担和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实质与象征意义。闻风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你是不是觉得在哪个区县、哪个学区幼升小、小升初更加重要了呢?你是不是觉得北京各区县、各学区、各小学、初中、高中都将重新洗牌呢?你是不是觉得,各区县、各学区、各公立小学、初中、高中、各位校长、各位老师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了呢?

四、北京房价更无宁日,家庭实力分野更趋明显,12种房产走势12块心病。

在北京幼升小要想进入好的公立学校,学区房、学校房都是要提早几年准备的,二胎政策完全放开,对优质学区房、学校房需求会进一步加大,闻风认为有12种情况的出现将不可避免。

1.东城、西城、海淀、朝阳、石景山直升校、九年一贯制知名学校学区房更热,旺盛需求进一步持续;

2.受二胎影响,原来不打算买学区房的家庭买学区房的概率明显加大;

3.在划片范围不增加的情况下,二胎上学的滞后性,使全市重点学校学区房、直升校学区房需求增加但供应量进一步减少,稀缺性加剧;

4.将大量出现购买小面积学区房与承租更大面积临近住房相组合的现象;

5.对二胎实际居住家庭,60~100平米三居室学区房需求激增,将成为基本标配;

6.不出现系统性风险,学区房、学校房受国家大政方针影响将无悬念上涨;

7.重点学区房、学校房相邻房屋租房房价刚性抬高;

8.以工作居住证、五证上学的家庭,幼升小成本明显加大;

9.同一学区、学校产权房屋,双或多家庭共同共有关系将更多出现;

10.为了孩子并降低巨额房屋拥有成本,夫妻策略性离婚必然增加;

11.优质教育区县、学区、学校空挂户口、集体户口会被明显打压,受摆布性前所未有;

12.缺乏策略研究与操作且经济实力较低家庭,让孩子接受更优质教育“亚历山大”,被边缘化趋势恐难避免。

五、高考成绩更加万众瞩目、大学自主招生重中之重。

北京一旦普及12年义务教育,高考成绩几乎成为衡量北京各个区县教育质量高低、教育优质与否的唯一最权威数据。这个数据将最强势指导北京每个家庭如何幼升小、小升初、升高中,如何选择区县、学区、学校,也毫无悬念地决定着学区房、学校房的价值、价格高低与兴衰荣辱。大学自主招生会越来越强势,各种奥赛奖项和其他权威考试将成为高中毕业生进入全国知名大学前资格审查通过与否、招生加分甚至直接录取的“硬通货”,而且会越来越重要。

六、不学好语文,12年教育中一个孩子丢掉的东西就太多了。

估计会有人很不屑一顾:放开二胎、普及高中教育和语文能扯上毛关系呀?从幼升小开始到小升初、中考,官方的选拔性考试几乎全都没有了,学生各个学段都直升了,别以为这是天降的福利,高考可是雷打不动的,众所周知的是教育部已经非常明确地说了:三年后的全国各地的高考必考科目只有三门语文、数学、外语,其他都是选考科目。数学难度明显降低,英语可以在高中的三年中反复多次考试,以成绩最高的那一次计入高考总分,这样的话数学、英语在高考中对学生的区分度就明显降低了,语文成绩的高低将在区分度上起决定性作用,而且以后高考语文也没有考试大纲了,要考12年中语文在小学、初中、高中的积累,不学好语文,以后高考人数又要大量增加,竞争者基数明显扩大,要上好的大学、获得好的机会,不学好语文是不是12年中积累的各种技能、知识、经验、经历等在高考那一刻就一下黯然失色了呢?家长花巨额资金从幼升小前就要买好的学区房,最后却因为语文“毁”了一切,是不是丢掉的东西太多了?!很不值得吧!

七、北京市各个区县不办高水平的民办、私立学校,那才叫傻呢!

实行普及高中教育后,北京公立教育将出现1949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深刻变化。其中家长最关注的是:所有重点中学都将逐步不再有强于他校在师资、生源、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什么水平的学生都要收了,决定学校水平高低最关键的就剩学校的加工能力了。闻风根据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公立教育最主要是解决大众教育公平和均衡,而私立教育才是特色、精英教育的方向。中国普及高中教育后,教育的总趋势与发达国家教育的模式将趋向一致。对有实力的家庭或有实力的学生而言,必将大量进入私立学校,从世界通行的做法看私立学校都具有明确的选拔机制,也是获取特色教育、高水平教育的惯例。办私立学校的区县可以发挥既有教育优势、夯实教育底蕴、选拔优质生源、获取广泛社会认知、赢得大众口碑、收取大量经费、带动公立教育转型、强势拉动内需,会很快成为本区县的亮丽名片。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普及高中教育的表述,是迄今为止发展民办、私立教育最强劲的国家保障和国家战略,谁错过谁后悔!中国民办、私立教育的春天其实是从昨天晚上才真正开始的!海淀区的民办、私立教育北京第一,东城区、西城区教育底蕴极其深厚,但民办私立优质教育十分薄弱,现在这两个教育强区如果不动,是一种巨大浪费也将失去教育广阔天地,如果行动起来,东城区、西城区民办私立教育与公立教育依然会傲立群雄,特别是两区若如期合并更将使教育如日中天,更能符合首都核心功能区的定位。而对朝阳区教育而言,这是历史大机会,咸鱼翻身的绝佳选择。丰台区、石景山区创办优质的民办私立教育至少可保证优质生源不在12年全学段中再大量垮塌式流失。

八、教育选择必将多元化,教育自主权将更多地掌握在家长手中。

从小培养孩子怎样的兴趣、特长你想好了吗?你是继续让孩子课外玩儿命补习文化课,走与原来相同的升学考试老路,还是课余给他更多的自由发展TA的特色?二胎放开、高中普及,公立优质教育稀释了,你是否要考虑让孩子走民办、私立精英教育路线?学龄人口大量增加,考试、升学规则大幅变动,你是否需要仔细规划给自己的孩子选择一条更有前景的教育路线图?……等等。现有的中国教育大变革,独一无二地提供了这样的历史机遇,中国真正符合人性和人生成长规律的教育真正启动了!

九、国际班、游学、留学等必将成为更多家庭的选择。

当家长对国内教育的趋势、成本、适应性等做出理性的判断后,会从多个出口为孩子设计教育路线。中国目前的教育改革趋势和实质进展,已经为家长和国际教育对比提供了最客观的依据。从现实判断,闻风认为,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选择接受国际教育、游学、留学的情况会进一步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