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的说说可以分无意的和有意的。无意的说谎与小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关,是一种小儿的心理现象并不是品质问题,经常出现在幼儿时期。由于小儿的认知能力尚不成熟,所以常常夸大事实并容易混淆真实与想象,将自己的愿望当成现实发生的事情,或是由于记忆能力差而将没有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发生过的,如对妈妈说在幼儿园中午吃了虾但实际却没有吃。这些他们自己信以为真的事情,实际上并不存在、并没有发生,而在大人们却可能以为他们是说谎、骗人。

为避免和矫正小儿的说谎行为,应针对造成小儿说谎的几种原因,在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帮助小儿提高认识能力,区分真实和想象。

②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论对孩子还是对他人都要讲诚实的美德,不论出于何种目的都不要当孩子的面说谎。

③小儿犯错误时不要不分缘由地指责、惩罚。

④鼓励讲真话,当小儿第一次考试成绩不好或闯了祸,但讲了真话也应首先对这种诚实的行为进行表扬,然后再帮助他分析问题所在,批评错误,不过要从轻处理,让他知道若不讲真话对自己没什么好处、会受到从重处理。当然,大年龄的小儿也会像成人一样有可能善意的“说谎”,但这仅仅发生在个别特殊的情况下,家长根据具体事情不难鉴别。

有意的说谎是小儿常见的行为问题,但并不是小儿天生的本质不好,而是后天受环境影响的结果,主要是家庭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学父母说谎:许多家长以为孩子年幼无知,在他们面前说话不必认真,如给孩子空头许诺,当着孩子面对别人说谎,让孩子帮自己说谎等。家长往往意识不到自己行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等发现孩子有故意说谎的现象时却斥责孩子。

②怕犯错误后说真话反而受到惩罚:孩子犯了错误或言行没有大人满意,不论原由,就被家长劈头盖脸的一通批评甚至体罚,因此为避免批评和惩罚而说谎,出了错误、作业未完成、考试失利时就欺骗家长。

③诚实的行为未受到鼓励:例如孩子身高超过了乘车免票的标准,孩子诚实地要买票却遭到家长的斥责;拾金不昧的行为被人嘲笑。而如果想办法欺骗、瞒天过海,甚至吹牛、夸耀却能得到表扬、推崇,例如乘车逃票受到家长“鼓励”、谎称自己爸爸是公司经理受到同学的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