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宣布上课)

师:从古到今,很多诗人、作家都喜欢把月亮写进作品中,为什么呢?

生:因为“月亮代表我的心”。

师:你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月亮的诗词?

生:(齐)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

师:能不能念几句?

生:(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还有呢?

生:(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这节课我们再用对比的方法来欣赏几首与月亮有关的诗歌,看看月亮在这里分别代表了什么“心”,诗人是怎样表达这份情的。

师:我们先重温一下这几首诗,大家一齐来读读这三首诗。(幻灯片展示三首诗: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鄜州:今陕西富县。当时诗人的妻子在此州。

未解:不理解。香雾:妇女的发香透入雾气,故云香雾。

云鬟:指妇女乌黑的发髻。清辉:清冷的月光。

虚幌:透明的轻薄的帷幔。双照:同照二人。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王勃其一其二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津亭:古在渡口建亭,供旅客休息。碧砌:青石台阶。

生:(齐读)

师:感觉如何?

生:(七嘴八舌地说,“感觉良好”,“不怎么样”,“一般般”……)

师:我们听听别人怎么读,好吗?(播放《月夜》的配乐朗诵)

生:(睁大眼睛看动画背景,认真听,有些小声跟着读。)

师:怎么样?

生:读得太好了,很有感情。

生:他有音乐配着呀。

师:我们也配上音乐,自己读一读,看感觉如何?

生:(摇头晃脑地读起来)

师:下面请三位同学分别读读这三首诗,读完了要说说你读出了什么感情。(指定三位同学读)

生1:(很有感情地朗读杜甫的《月夜》,同学们鼓起热烈的掌声)我读了这首诗,觉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

生2:(读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其一》,也读得不错,同学们鼓掌)我觉得我读的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与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

生3:(读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其二》,“砌”字读错,朗读也不够流利,整个教室很静。)

师:这位同学能大胆地朗读,我们也掌声鼓励一下。(学生鼓掌)那请你说说,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生3:(迟疑了一会,小声说)我觉得……我觉得是对故乡的思念。

师:同学们认同这三位同学的看法吗?

生:(小声讨论了一会)

生4:我同意前面两位同学的意见,但我觉得“其二”应该也是表达离别之情。因为题目是“送别”。(很多同学附和。)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