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层层深入,铺设台阶让思维有效发散

教师要把教学内容设计为环环相扣,前后连贯,形成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阶梯,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搭设的“脚手架”,让学生步步攀升,问题的解决也像“剥笋”一样,层层深入,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通常采取整体教学法,用三个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首先是阅读前的“盲听”,在听力之前,设置2至3个简单的问题(甚至是文中某一、两个句子就能回答该问题),让学生只听不看阅读材料就回答问题。然后是阅读中的fast reading和 careful reading ,这个步骤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所给的问题,通过问题和答案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的写作观点、态度和目的等。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Why? How do you know? 诸如此类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不同的观点或价值观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时候教师对学生的个人观点的回答不一定要给出正确的解答,在某些合理的观点上,教师可以给出maybe, perhaps的答复,给予学生更多思维发展的空间。

三、启发思考,让生活与教学有效联系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此,教师设置的每一个应尽可能避免纯粹记忆性或检查性而应重视理解与思考性、启发性和发散性的问题。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的思维上.例如在教学The English Club时。

Step2: Presentation and drill

1. Teach: China, Chinese

T: Boys and girls, we are all from China. Look, this is our national flag. We’re Chinese. We speak Chinese.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