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纲要》指出:要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孩子的内心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幼儿常常把心中所想的物体通过工具材料反映到绘画中。5—6岁的儿童开始能从内在的隐蔽的原因来理解各种现象的产生。大班的幼儿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技能,但大都只能直观的表达,在平时的作品中,尽管幼儿或多或少的无意识的表现了物体间的重叠,但由于空间思维的缺乏造成了幼儿不能很正确的表现双方物体间或多层物体间的遮挡关系,致使画面内容不够丰富。为此,我设计了大班遮挡画“我和朋友来照相”,活动通过游戏 、观察、对比、表达、操作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遮挡关系,并尝试用遮挡的绘画方式表现人物之间的前后关系。意在通过对画遮挡画的技巧的深入指导,激发了幼儿的思维、想象及创造热情,更好地帮助幼儿提高绘画技能,饱满画面内容,从而也为培养幼儿健全的审美心理打下了基础。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理解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2、尝试用遮挡的绘画方式表现人物之间的前后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ppt 课件 黑板

学具准备:铅画纸、油画棒、记号笔、人物模板

(ppt:主要在幼儿作画前,通过PPT课件更加形象具体的来了解本次活动的重难点“遮挡”的概念,为幼儿绘画做铺垫; 人物模板: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遮挡”概念,用模板降低绘画的难度。)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你是谁》导入课题。

1、玩法:老师戴着面具,问“猜猜我是谁?”幼儿回答。

2、引导幼儿说出老师的脸被面具遮住了。

(设计意图:游戏的导入,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让幼儿最直观的通过看到的现象来表达事件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遮挡”。)

二、观察集体照,理解画面中物体间的遮挡关系。

1、观察幼儿熟悉的全班集体照。

2、观察小组集体照

讨论:照片里什么被什么遮住了?被遮住了的东西看得见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在了解了什么是“遮挡”后,通过观察、分析来发现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通过在幼儿熟悉的集体照中寻找“遮挡”的现象,引起幼儿兴趣,并不断加深对“遮挡”的理解,并为绘画做铺垫。)

三、演示课件,指导绘画方法。

1、幼儿摆照型拍照,摆出人物之间的遮挡关系。

2、观察三幅图,找出一幅遮挡关系的图片。(出示交叉、遮挡、分离三种)

3、演示动画,示范绘画方法。

重点突出遮挡画的方法:“前面的部分先画,后面部分后画,被遮住的部分不用画。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构图,并向幼儿解释人物的前后顺序的关系。以及学习遮挡画的表现技巧。降低了幼儿绘画表现的难度,有效帮助幼儿解决绘画中“知”与“见”的矛盾。)

四、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评价

1、绘画要求。

师:要画出遮挡关系;构图高低疏密有分;有耐心并在规定时间完成;有装饰

2、大胆绘画,教师语言提示。

(1)想好了再画,画在什么位置?什么部位被遮住了?

(2)你和好朋友谁站在前面,谁站在后面,站在前面的小朋友先画。

五、欣赏作品、谈论作品。

1、幼儿自评: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2、幼儿互评: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作品,说说画的朋友是谁?谁在前谁在后?

3、教师评价有代表性的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讲评和交流,使幼儿能够根据各自的作品内容来找出画面中的人物和摆放的位置,通过逆向的方法再次巩固“遮挡”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