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准备:

课件、电脑。

活动重点与难点:

理解儿歌内容,尝试仿编。

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景表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教师:现在,我们小朋友都长大了,你会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什么事呢?

幼儿:请幼儿说说在家都帮家长们做什么事情。

(以谈话的方式导入,引导幼儿回忆在家怎样帮助家长,体验长大的快乐。增加幼儿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情感。同时激发幼儿听儿歌的兴趣,)

2.结合课件,念读儿歌。

教师:(1)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首儿歌,名字叫《我是家庭小主人》,我们来听听儿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帮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

(2)播放课件,念儿歌一遍。

(3)这首儿歌的名称叫什么?儿歌里妈妈洗衣服的时候,小朋友是怎么做的?爸爸回到家,他是怎么做的?爷爷在看报纸,他做了什么?奶奶看电视的时候,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回答。)

(4)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片,一起来学念儿歌。

幼儿:(1)观看课件,认真倾听儿歌。

(2)积极思考老师提问,回忆儿歌,用完整的语言回答提问。

(3)边看课件边学念儿歌。

(借助课件,激发幼儿学念儿歌的积极性,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引导幼儿在念儿歌的过程中感受儿歌的语句结构,为仿编儿歌做铺垫。)

3.分角色表演儿歌。

(1)集体表演。

教师:现在,我们来表演儿歌,第一组的小朋友当妈妈,第二组的小朋友当爸爸……第五、六组的当小朋友,第一组的小朋友说“妈妈洗衣服”,第五、六组的小朋友说“我来拿衣架”……,明白了吗?

(2)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

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扮演妈妈,一个来扮演小朋友,扮演妈妈的,要一边表演洗衣服的动作,一边说妈妈洗衣服,扮演小朋友的就要说我来拿衣架,还要做出动作……明白了吗?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念最后一句(来说)“我是家庭小主人,样样事情都参加。”谁愿意来扮演小朋友?谁愿意来扮演妈妈?谁愿意来扮演爸爸?爷爷呢?奶奶呢?

幼儿:(1)继续学念儿歌,并用动作表现儿歌的内容。

(2)分角色表演儿歌。

通过用动作(不同形式的)表演儿歌,加深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同时指导幼儿与同伴分角色表演儿歌,提高幼幼互动的效果,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为下一环节“仿编儿歌”做铺垫。)

4.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教师:(1)你们在家是怎样做家庭的小主人的?谁(能用儿歌的格式)来告诉大家,就像儿歌里的话一样?比如说妈妈拿碗筷,我来摆餐具。谁愿意上来试试。

(2)整理幼儿仿编的句子,最后编成一首新的儿歌,朗诵仿编后的儿歌。

(3)小结:小朋友们都很棒,不仅能帮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事情,还能编儿歌,我们来为自己鼓鼓掌,回家后,我们可以把自己编的儿歌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要继续帮助他们做事情,明白了吗?

幼儿:(1)回忆在家帮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事情,(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仿编。

(2)朗诵仿编后的儿歌。指导幼儿进行仿编,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成功感,同时增强幼儿(进一步提高)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情感,提高做家庭小主人的自豪感。

活动目标:

1.知道儿歌名称,理解儿歌内容,学会念儿歌。

2.积极动脑,尝试按照儿歌的格式仿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