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明确指出,课程要改变当前学前教育教育课程过于强调学科的要求,缺乏整合教师中心的倾向,突出课程的有效整合。作为农村幼儿园教师,如何积极利用本地区特色的资源,为新教材服务,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大自然是教育人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最细心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的。”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由于缺少正确的引导,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存在着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大自然这种活教材的现象,使幼儿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生活的范围较狭窄。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对于一些常见的农村作物韭菜与青葱、大麦与水稻,甚至每天吃的米与面粉制品还是分辨不清。于是,我们根据农村孩子需要、结合农村一些特有的资源,大胆替换、补充、修正、创编一些教学内容。以便更好的体现新教材中可选择性的特点,同时也能使教师更好的关注生活、关注孩子,能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生活中突发的、有意义的事件来灵活的选择新教材、改变新教材。

1、教材内容的替换。由于所处地域、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对幼儿的成长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而新教材呈现的内容带有普遍性,内容适合城市较多,农村幼儿园选择性较小,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根据农村幼儿园的实践情况,大胆替换主题内容,以满足孩子的需要。我们把我在秋天里中“收庄稼”的小主题改为 “米宝宝”的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参观、观察、操作体验等一系列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让孩子了解身边常见的事物及自身的关系,对“米宝宝”的主题活动而言,来自于一次野外的参观活动,本次活动来源于孩子的一次参观农村田野的活动,当孩子们看到一片金黄的稻田便欢呼起来:好大呀,金黄一片丰收了。可孩子们对于水稻这种农村特有的农作物,发生了争论,有的说水稻可以变成米,有的说小麦才是变成米的,当时双方争的不可开交,最后把矛盾焦点指向了老师说:“老师米究竟是谁的宝宝?”老师说:“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去研究研究,我们先来试试剥剥水稻,你就会发现秘密。老师、老师我知道了米是水稻的宝宝,我也发现了,孩子们都叫了起来。我们及时关注到了孩子们这一热点他们对野外的自然资源更喜欢,于是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有野外的拾稻穗活动,在拾稻穗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但进行了各种基本动作的训练(如翻、滚、跑等)又进行了数学活动的实践(活动结束时,让孩子数数,拾了几根稻穗);同时还渗透了爱粮的教育,因为当时正好看到了几位农民在割稻穗,豆大的汗珠从农民伯伯的额头上往下流,这时一位孩子自发的念起了古诗“锄禾”,孩子门纷纷跟念起来,此时此景更加形象的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农民劳动的艰辛,从而更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比课堂上的图片说教有着天壤之别。又把 “我爱家乡”的主题替换为“我的家乡桃源村”以呈现农村特色的绿色田野、房子、路等的变迁。因为,在我的家乡的主题中,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多有城市气息的内容,这样有些素材内容显然并不符合我们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我们替换这一主题的原因,主要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当然,替换也不是盲目的随意的、替换内容也并非全部来自教师,它可以师生共同建构的,也可以是幼儿生成的,替换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促进孩子更好的发展。我们这种替换是对幼儿学习的尊重,也同样能达到新教材的目标、又力所能及,并能充分利用身边特有资源。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