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抚养并不代表我们做甩手掌柜,否则更容易造成亲子疏离,或者让孩子形成不健全的性格。有条件的话,把祖辈、孩子接过来和自己一起住,没有条件同住的话则需要常回家看看。负责任的父母,不能在家庭教育中缺位,而应该成为教育孩子的主导力量。

要说隔代教育中,年轻父母最担心的事是什么,无疑是孩子和自己的亲子关系。“隔辈亲”这个词的另外一个延伸意思就是“和爷爷奶奶亲,和爸爸妈妈不亲”。小到10个月的孩子只找爷爷奶奶,不让爸爸妈妈抱,大到10岁的孩子说爸爸妈妈坏,吵着要回爷爷奶奶家。隔代教育的家庭,普遍出现了“隔代亲,临代疏”的亲情模式。那么,聪明的80后妈妈,应该怎样和孩子树立亲子之爱呢?

 优优的得意和忧伤:当婆婆提出把凡凡带到老家养,让明史和优优专心工作时,小两口高兴坏了。“又可以过甜蜜的二人世界了!”两个还没有玩够的新晋爸爸妈妈这样想。于是,两个人又开始继续过着逍遥自在的二人世界。朋友们很羡慕优优,有这么好的婆婆,优优更是得意了。但是这种得意维持到凡凡10个月后,优优逐渐感觉到一些不对劲。

“十一”到了,明史和优优大包小包买了老人和孩子的吃穿用品回老家了。明史刚进家门就大叫道:“我回来了,宝贝女儿在哪里?快让爸爸抱抱。”奶奶抱着凡凡出来了,明史刚要去抱,凡凡转身抱住奶奶的脖子,不让爸爸抱。优优笑着说:“快去洗洗脸再抱孩子,真是猴急,凡凡嫌爸爸脏呢!”然后优优笑眯眯地说:“来,妈妈抱抱凡凡。”但凡凡继续抱着奶奶的脖子,小嘴还一撇一撇,好像要哭的样子。奶奶说:“凡凡认生了,过几天就好了。”

明史和优优虽然有点儿尴尬,但觉得也有道理,就作罢。吃饭时,凡凡高兴地又叫又跳,望着奶奶说:“奶、奶、奶奶……”优优高兴地问:“凡凡会叫奶奶了吗?”奶奶说早就会叫了。“那会叫爸爸妈妈了吗?”“还不会。你们经常不在家,孩子怎么叫。以后再说吧,!”听到婆婆的话,优优心里更加不是滋味。但是,让优优忧伤的远远不止这些。

凡凡3岁的时候,因为要回北京上幼儿园,奶奶就带着凡凡一起住进北京的家。虽然凡凡搬回北京的家来住,但因为优优和明史白天忙于工作,大多数时间还是奶奶来带凡凡,而凡凡“和奶奶亲”的表现几乎无处不在。比如明史给凡凡买好吃的或玩具,她随口说声谢谢爸爸,就一溜烟跑到奶奶身边分享吃的和玩的,不再理会尴尬待在现场的爸爸。如果要睡觉,凡凡总会奶声奶气地推走爸爸妈妈:“我和奶奶要睡觉觉了,你们走,走……”

优优到家庭教育中心进行咨询时,非常伤心。她说:“如果早知道今天凡凡只和奶奶亲,当初再苦再累也不会让她跟着奶奶回老家。凡凡现在只认奶奶,基本不和我们沟通,而且奶奶好像也很满意凡凡这种表现。每次凡凡表示和奶奶亲时,奶奶就说‘凡凡乖,知道谁对凡凡最好,谁和凡凡最亲了’。你说孩子都已经这样了,她不帮我们拉近亲子感情倒还罢了,怎么还火上浇油呢?”心理学家安慰道:“现在说什么也晚了,关键是怎么去纠正。幼儿在3-5岁时,潜意识还是最渴望得到爸爸和妈妈的关爱的。可能是和奶奶时间长,凡凡一时无法适应。这时候,你不妨主动出击,让凡凡感受到妈妈是最爱她的……”

听了心理学家的一席话,优优连连点头,重新拾起建立亲子关系的信心,开始用行动向凡凡主动示好,向女儿表示自己最真切、最浓郁的母爱。

 聪明妈妈纠正实例:

优优:凡凡,你看妈妈给你带什么好吃的了?

凡凡:呀!是蛋糕。奶奶,妈妈给我们买蛋糕了。

说完,凡凡就捧着蛋糕去找奶奶了,奶奶照样摸摸凡凡的头:“真乖!”这次,优优并没有尴尬地待在原处,而是微笑地走到凡凡和奶奶旁边,也温柔地摸摸凡凡的头问:“喜欢吗,凡凡怎么忘了谢谢妈妈呢?”

凡凡:谢谢妈妈!

优优:哦!凡凡真乖,真懂礼貌,那亲亲妈妈吧,妈妈还会继续给凡凡和奶奶买好吃的。

凡凡仰起头亲了亲妈妈,优优高兴地笑了。因为育儿专家说,当孩子愿意亲你,说明她愿意和你亲近,这是向良好亲子关系迈进的第一步。以后,每天下班,优优都会要求凡凡亲亲自己:“凡凡亲亲妈妈,妈妈上班再辛苦也不累了。”后来,凡凡不再需要优优提醒,下班就跑过去亲亲优优:“妈妈辛苦了。”

之前,凡凡睡觉时,会推开优优,说:“妈妈,走,我们要睡觉了。”小手一挥一挥地就把优优推出屋门,和奶奶一起睡觉。有一次,凡凡睡觉前,没有推开妈妈,优优顺势说:“妈妈和凡凡、奶奶一起睡好不好?妈妈会讲白雪公主的故事。”凡凡点点头。于是,优优那晚轻声慢语地给凡凡讲了白雪公主的故事,凡凡偎着妈妈睡了一晚。

慢慢地,凡凡开始要求妈妈陪自己睡觉。刚开始是在奶奶屋里,奶奶、凡凡和妈妈一起睡。后来是在妈妈屋里,妈妈、凡凡和奶奶一起睡。再后来,妈妈、凡凡和爸爸一起睡。现在凡凡5岁了,爸爸给她在爸爸妈妈卧室放了一个单人床,让凡凡在单人床上睡,还说等凡凡七八岁,让凡凡像勇敢的白雪公主一样,一个人睡。

对祖辈们说的话:含辛茹苦养大的孙子孙女和祖辈亲,父母纵然不会不开心,也会感觉到无比的失落。虽然这证明了祖辈的辛苦没有白费,对孩子点点滴滴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但是隔辈亲并不能替代临代亲,孩子终究是要回到父母身边的,他们需要在父母的带领下,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隔代教育也无法代替临代教育,受人敬仰的祖辈不是和子女抢夺孩子的爱,而是分享爱、传播爱。

对父母们说的话:隔代抚养并不代表我们做甩手掌柜,否则更容易造成亲子疏离,或者让孩子形成不健全的性格。有条件的话,把祖辈、孩子接过来和自己一起住,没有条件同住的话则需要常回家看看。负责任的父母,不能在家庭教育中缺位,而应该成为教育孩子的主导力量。

 孩子需要什么:孩子需要祖辈无原则的溺爱,更需要最原始、最自然的父爱和母爱。孩子在两岁之前,一般不会形成真正的归属感。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抓住机会多和孩子待在一起,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如果孩子和父母有所疏离,父母一定要主动出击,向孩子展示自己真切的怜子之心,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