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纲要》的颁布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也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转向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幼儿有关自然界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关心和兴趣,初步形成幼儿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正确态度,对幼儿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运用各种感官,通过主动、亲历的动手动脑的活动,对周围事物、现象、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究过程。

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今天,进行幼儿科学教育就必须要从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方法途径等方面去探讨,通过创设适宜的科学启蒙教育环境和各种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帮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应有的知识技能。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采用哪些适宜的教育策略呢?

一、 明确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定位。

互动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回顾)

一、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三、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四、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五、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在我们当前的科学教育活动中,由于受传统科学教育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学技能的培养;有的把传授多少科学知识,掌握多少科学技能作为评价科学教育效果的主要标准。这样“舍本求末”的做法,花时多多,效果微微。

互动问题:

在《纲要》提出的这五方面的目标中,大家能不能提炼出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中的核心是什么?(也就是它重点强调的是什么,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纲要》中非常突出的强调: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以萌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主要目标;通过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欲望;让幼儿在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中,.积累初步的科学知识,学习简单的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形成初步的科学素质(含科学思维和独创性、批评性等个性品质)。

目标的核心:是对科学的兴趣、探究科学的欲望和培养科学精神

二、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体现教育内容生活化。

互动问题:

在《纲要》科学领域的内容要求中,运用了哪些语言来强调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纲要》关于教育内容的要求中,多次提到“用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从生活和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身边小事入手”等要求,这些都是对幼儿科学教育生活化要求的具体体现。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学中老师为孩子们预设的教育内容远离幼儿的生活,或者超出幼儿的年龄阶段和认知规律;片面追求所谓的“新颖”、“时尚”,选一些幼儿很不熟悉或不理解地科学知识,甚至科技成果作教学内容,即费时间讲解,采用多种手段,幼儿也不感兴趣。

因此,教师在安排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时,应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那些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易操作的、便于他们理解、掌握的内容;使幼儿真正体验到学习内容对自己及与自己相关的人有用,是自己当前想要了解和知道的东西或问题。比如今天展示给大家的两个教育活动,内容都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在幼儿身边寻找数字,了解它们的用途;探索发现声音的不同;再比如:我们开展的小班的关于牙刷的科学活动;帮助小朋友认识刷牙的重要,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开展的使用工具的科学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了解了连接时需要用的工具,(纸、塑料、木板)对幼儿的未来生活能提供帮助,建立初步的经验。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就要从孩子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奥妙,注重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内容。使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比如:洗手时向幼儿渗透一些卫生常识;进餐时渗透一些消化的相关内容;散步时引导观察天空、花草等等,将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进行,萌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为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作准备。

三、采用适宜的教育策略,引导幼儿的主动探究,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刚才我们提到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有了明确的目标,在实践中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来实现这个目标呢?

(一)选择不同的方法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以实验操作法激发兴趣。

操作材料具有暗示性,能够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所以在科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大量可操作材料,对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十分有益。例如:今天的第二个活动,教师为孩子们准备了操作材料,让孩子们在操作中思考、寻找答案,运用实验,巧设悬念,使幼儿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再比如在神奇的泡泡活动中,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了许多他们认为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让他们去操作实验,在反复的实验过程中孩子们的好奇心不断地被激发,不断地得到了满足,使幼儿的学习处于一种积极快乐的活动状态。

2、以游戏法激发兴趣。

游戏是最受幼儿欢迎的活动,是幼儿主动自然进行的活动。科学活动中巧妙地将理性的科学知识结合到游戏当中,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比如:今天的两个活动中,教师都运用了游戏法,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这是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常见常用的策略。

3、以问题情境法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幼儿们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启发幼儿去探索,并激发寻求答案的愿望。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中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有步骤地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使幼儿感到探究活动的挑战性,从而使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和愿望。

4、以教师的情趣激发兴趣。

情感是产生兴趣的“催化剂”。有效的学习都是动情的学习,没有热情就不可能有对真理执着的探索。幼儿具有好模仿和易受暗示的特点,教师喜爱的,往往也就是幼儿所喜欢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他们。因此,教师要以对科学活动充满喜爱的情绪去感染孩子,以好奇的神情、生动的语言、有趣的形式指导幼儿参加科学活动。特别要注意体会孩子的心理,努力使自己的心理和孩子们一致起来。幼儿缺乏感情认识,往往在成人看来不值得奇怪的事,孩子们会觉得无比新奇,因此,我们要尽量满足和顺应他们的这种心理,理解他们,更多的是和他们一起玩、一起看、一起探索,让幼儿从教师的表情动作中学到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等,此外,感染幼儿,使幼儿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科学活动中去。

(二)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有效策略。

在大多数的科学活动中幼儿的操作活动被重视起来。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孩子们

很忙、很投入、很高兴地在操作材料,但是,仔细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操作仅

仅处于一种表面的形式,老师在孩子操作前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或任务,所以幼儿的操作

显得没有目的、有的孩子玩呀玩呀就把操作当成嬉戏了。在科学活动中我们是要培养孩子解

决问题的能力还是纯粹的孩子去玩就行了呢?所以,在操作前老师必须要让孩子们带着问题

去操作,效果就肯定不一样了。

比如:今天刘玉老师组织的活动老师提出问题:把这些材料放到小桶中发出的声音会怎样?你们来试一试吧!孩子们带着问题的操作更有吸引力,兴趣更浓;目的性更强。所以问题如同针头一样牵引着操作和探索这条“线”一步步向前走。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提问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同样的情境提出不同的问题,幼儿探究的主动性深度和广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技术之一,它能激励幼儿专注于探究活动和内部心理活动,真正实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1、鼓励性提问

鼓励性提问应面向全体而不是针对某个单独个体,教师应设法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回答问题,或在某个孩子回答之后让其他幼儿发表不同看法或分享某个观点,今天的教学活动中,两位老师都运用了鼓励性的提问,尽量多的鼓励每个孩子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积极鼓励幼儿提出不同的想法。如:李老师:“生活中你们还在哪儿发现了数字?”“谁还有不同的想法?”等等鼓励性的提问;扩大提问的参与面,逐步培养全体幼儿回答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2、发散性提问

这种提问没有限定的答案,能够培养孩子的独创性、变通性和精密性,也有利于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今天在刘老师活动中:“你听到玻璃珠掉到地板上的声音是什么感觉?像你听过的什么声音?”“你们知道哪里有空气吗?”这就是一个发散性的提问,问题很开放,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它可以很广泛的收集孩子们的想法,这一提问可以促使幼儿积极思考,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3、层次性提问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否则就将充当发展的尾巴”。为此在教学中设计的提问要有层次性,比如:刘老师的活动中这样提出问题:“这些材料分别放到小桶中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像你们听到过的什么声音?”在这样有层次的问题引导下,孩子们积极思考与表达,回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共同梳理经验建构科学的概念;李老师的活动中:“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带来什么?你们都认识吗?”“这些东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上面的数字代表什么?”问题的设计层层深入,帮助孩子一步一步地去探索发现,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经验。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入手,利用层次性逐步加深,丰富知识,建构概念,使整个活动过程结构严谨,体现发展性原则。

4、矛盾性提问

在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幼儿常常不去注意那些矛盾的事件,此时需要教师提出矛盾性问题,引起他们的注意,从而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比如:在“尽快让冰融化”的科学活动中,两个幼儿都认为倒入热水会很快融化,但在实际操作中,两个孩子方法一样所用的时间却不同,教师及时抓住了孩子间的认知矛盾提出问题:“你们都用了倒热水的办法,为什么用的时间一个短一个长呢?”这个问题在幼儿的认识中引起了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从而激发幼儿更进一步的去探究欲望,在反复的尝试中,孩子们发现同样是热水,倒得越多冰就会融化得快些,所以时间就短!再比如:《水在哪里》的活动中孩子们对水果中挤压出的是不是水产生了矛盾?就是及时地抓住矛盾冲突:“到底谁说得对呢?水果中挤出来的是不是水呢?”这样的问题更有利于调动孩子们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是孩子的主动探究更加深入;在科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矛盾冲突(可能是幼儿间的认知矛盾,可能是孩子自身原认知与新认知间的矛盾),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活动中及时地捕捉,运用矛盾性的提问及时地引领,有助于幼儿主动的建构科学概念。

5、开放性提问

开放性提问是启发幼儿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能从多维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幼儿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获得发展的有效方式。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因此为幼儿提供了创造性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空间。开放性的问题,它的提问形式多种多样,如“如果……,那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做?”、“关于这个问题你还有什么看法吗?”等等。

案例:在玩沙的活动里,老师给小朋友出示了沙盆,沙盆里混装了鹅卵石、花生和绿豆,老师问:怎么样把这些东西分开?

文文说:用手“鹅卵石、花生、和绿豆捡出来,放到三个碗里就可以了”

老师问:还有什么办法?

亮亮说:先用筛子把最细的沙子筛下来了,剩下的就再捡出来就行了

老师又问:还有什么和他们不一样的办法?

冬冬说:我们三个人合作,一个人捡鹅卵石、一个人捡花生、一个人捡绿豆,剩下的就是沙子了,

红红说:捡的办法是好,可是绿豆也太小了,不好捡,会很慢,我们做两个筛子,一个用沙网,筛沙子,再把沙网的眼扣大一点点筛绿豆,这样就更好了,

师:哪种办法最方便、最快呢?有的说冬冬的办法快,有的说红红的办法快,孩子们讨论的很热烈,最后老师说你们分组实验,用你们自己认为最快最方便的办法来试试吧!

------当教师向幼儿提出开放性问题时,会刺激幼儿自己产生具有新意的问题,从而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而教师也能从幼儿的回答和提问中了解幼儿当前的知识经验水平状况。

6、积极有效的追问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的问原因、问下落。教师的“追问”,往往是要了解幼儿“为什么会这样的想?”、“为什么会这么说?”、“为什么会这么做?”换句话说,也就是教师想通过提问,来了解幼儿所思所想而采用的手段。

案例:在“神奇的水柱”科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粗细不同,水的水位相同,小孔的高度相同的两个瓶子,分别标号为1号瓶和5号瓶。

教师提问:“你认为哪个瓶子上的小孔喷出的水远?”

幼儿回答:“我认为1号喷得远!”

幼儿回答:“我认为5号喷得远!”

此时教师及时追问:“你为什么认为1号喷得远!” “你为什么认为5号喷得远!”

幼儿回答:“因为1号瓶子粗,所以我觉得他会喷得远。”

幼儿回答:“因为小孔的高度一样,5号瓶细所以我认为它喷得远!”

通过教师的“追问”,某一个孩子思考问题的逻辑想法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不仅使教师了解了孩子的思维过程,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倾听、理解他人想法”、“发现他人问题”、“同伴互相质疑”等师生、生生互动的环境。在下一步的活动中,有助于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更加广阔的探索思路。

总之,教师对幼儿的提问应遵循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应尽量避免向幼儿提出指向明确或有鲜明倾向性的问题。因为幼儿往往会揣摩教师意图作答,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形成一种依赖教师暗示的不良思维习惯,遇到问题并不作积极思考,而是猜测“老师想我怎么答”、“怎么答老师才会喜欢”;此外教师也应尽量不向幼儿提出只有两种选择答案的问题,如“对不对”、“好不好”等等,这种二者必选其一的问题限制了幼儿的思考,长此下去,幼儿原来活跃发散的思维难免会陷入非此即彼的僵化巢臼之中。

(三)运用多种方法、途径、手段,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1、为每个幼儿提供真正的探究机会。

在科学活动中要为幼儿创设尊重支持的环境,给每个幼儿真正探索的机会,以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充分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机会;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活动在前,讨论在后;操作在前,结论在后”的原则,先让幼儿自己去探索、观察、动脑、动手,教师不急于告诉方法、答案,例如: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活动,首先让幼儿用手触摸感知物体,帮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不同物体的感觉。让孩子自己探索材料,自己发现,在幼儿充分活动独立思考后,再由教师给予归纳、小结。

2、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经常受旧有教育意识的影响和教学计划及生活常规的限制,非常残忍的遏制了孩子们的探究愿望,探究活动没有时间的保证,孩子自然就失去了在实践中自我建构知识与经验的机会,更不可能养成执著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李老师提供材料以后,给孩子们时间让他们充分的观察,解决对这些材料的认识;然后老师再引出问题让小朋友去发现相同,同样不急于指导,给孩子观察发现的时间······刘老师在活动中也同样注重为孩子们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让每个孩子都反复的尝试过,反复的比较感知声音的不同,在孩子的探索过程上老师舍得花时间,而不是形式上的操作一下就草草结束,充分的探究时间可以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很好的培养幼儿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等科学品质。

比如:在进行“和面团”活动的探究环节时,师生共同收集所需的材料后便将尝试和面团的过程放置到区域活动中,给孩子们提供充分的探索时间,反复的尝试,在自己的一次又一次的和面经历中,孩子们体验了失败······但最终他们都获得了成功。孩子们在长时间的反复操作实践中获得了和面的经验,知道了和面时水与面的比例一定要适当,这样的经验不是成人给予孩子们的,完全是孩子们自己充分探索得到的结论,孩子们是探究进程中掌握主动权的人,通过真实的实践探索,自己发现和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和科学的概念。因此在科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保证探究的时间的意识。

3、鼓励幼儿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探究过程。

在科学活动中我们必须注重让孩子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教师为孩们提供适宜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孩子们通过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等感官活动,帮助孩子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方法,这是很重要的。比如:李老师的活动中,老师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让孩子们仔细观察看一看讲一讲;刘老师请孩子们自己动手触摸材料,用耳朵起倾听和感知声音,表达自己的感受等等都是在调动孩子们的感官参与到活动中,使孩子们很自然地获得了有益的经验。

4、积极引导和鼓励幼儿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这些都是对我们幼儿科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今天的活动中,大班的刘老师就很自然地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在操作过程中鼓励幼儿合作开展探究,并组织幼儿进行小组的交流表达,不仅能让幼儿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回顾与反思,而且能及时地将自己的新发现与老师、同伴分享,产生思维碰撞。让幼儿充分与教师、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享受发现带来的欢乐,操作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对幼儿的自身社会性的发展、科学素质的增强和健全的人格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科学教育使教师面临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时,应善于发现和尊重幼儿的兴趣,把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纳入科学教育的内容,并变成让幼儿充分动手、动脑的探索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要改变原来的传统角色,由传授者、组织者变成引导者、合作者,支持幼儿的“胡思乱想”,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积极引导幼儿讨论、探索、合作、交流和分享,不断为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创设更加开放、有趣、宽松的探究环境。

要建立新的实施科学教育的教学理念:一是要注重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探究欲望和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二是要使科学教育内容贴近幼儿生活;三是要多开展个别和小组的自主操作、探究活动;四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精神,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