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马路小学 刘琪

一、教材分析

《白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课文是以祖国西部大开发的感人事迹为题材,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出发,提出了“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单元主体思想。学好这篇课文为今后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将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有三个意图: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二、学情分析

《白杨》一课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借物喻人的文章。现在城市里的孩子,由于生活时代背景不同,对白杨、对西部大开发的情况了解甚微。所以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上,对文本内涵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把握,很难在情感上与文本产生共鸣,所以对体会文章人物高尚情操是个难点。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白杨树与建设者们的相通之处,才能感受到文中作者对白杨的敬意,实际上是对建设者的赞美。而且理解并掌握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也为学生今后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 的那段话。

(二)过程和方法

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找出白杨的特点。

(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爸爸的心愿以及西部建设者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采用的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体会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为一的。

四、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本,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喜欢读书,主动、充分、快乐地读书,在一种美好的境界中逐步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

五、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图片激趣——欣赏白杨的外形美

在上课伊始,我将出示几张图片——大戈壁滩来渲染气氛,让学生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到了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借此来营造场景,渲染氛围,让学生初步感知白杨的生长环境,使得学生“不觉转入此中来”。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思考: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白杨会生长得好吗?当学生产生疑问时,我会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相信学生们很快就能找到白杨树高大挺拔的特点。此时学生们会更加疑惑了,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白杨树为什么会生长得这么高大挺直呢?我会告诉学生们这是由白杨的品性决定的,答案就在后文中,自然过渡到第二环节。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