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心灵体验,我让孩子们走进文本,(点)细细读一读文中的人物又是怎样做的?我发现,一些孩子沉默了。自己的心灵反应与主人公行为之间的强烈反差,让孩子们生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厄尔让仇敌去完成哥哥的遗愿?而龙德为什么会接受敌人的委托并全力救助萨莉?这些问题不仅是我从前期引导中获得的直接反馈信息,更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点)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面对课文出乎意料的结局,掌握了学生反馈信息的我鼓励孩子们再次回到文本,(点)让他们带着心中的疑问再读文章,并交流对人物内心的理解。与此同时,(点)我提炼了文章中利于学生理解人物内心的细节部分,以问题的形式出示,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内心变化,使学生体会到身负重伤的厄尔乞求敌人完成已故哥哥的心愿,是出于对哥哥的爱以及对龙德最纯洁的信任;罗杰在战火硝烟中不忘给妻子雕塑人像,是出于对妻子的爱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正是这些人间至真至纯的情感唤醒了龙德心底的善良,让他以救助敌人这一举动向战争做出了最顽强的抗争!从而让学生以自身情感体验理解了龙德行为上的变化,进而突破了学习的难点。(点)

此时此刻,文中的人物形象已经鲜明地呈现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学生们心中在阅读课文之前所产生的仇恨和不解此时已被感动和震撼所代替。我适时引导孩子们(点)或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或个人朗读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小组内齐读文章中心段落,朗朗书声将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呼声推向了高潮。(点)学生通过(点)读精彩文本,论人物内心,悟世间真情,在阅读中自主解决疑问,深刻体会到战争让人们互相彼此仇恨,互相残杀,可永远毁灭不了人们对和平的希望,毁灭不了人性的善良,善良必将战胜邪恶,和平必将取代战争!

为了让每个孩子更深刻的认识到战争带给人类的创伤,将情感化为行动。最后我设计了(点)“拓展阅读,练笔抒情 ”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为课文进行续写,我向学生们推荐《战争与和平》、《永恒的战争》等书籍进行课外阅读。(点)我还为学生们搜集了目前世界各地的战争信息,尤其台湾当局叫嚣着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幕幕场景让让孩子们心情激荡,义愤填膺。于是,(点)寄托着孩子们美好心愿的免战呼吁、和平倡导和写给台湾少年儿童的信应运而生。与此同时,针对学生能力,我将活动全面延伸。水彩图画、小小手抄报、诗歌朗诵、主题演讲……一颗颗绿色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回眸《和平的希望》教学设计,我力求(点)突出一个“情”字,渗透了一个“理”字,贯穿一个“读”字,以学生真实的自我体验引领课堂。通过掌握反馈信息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以回馈调控实现课堂教学同步,师生情感共鸣。遵循反馈教学法的“反馈——调控”基本原理,课堂无限宽广,心灵息息相通,情感步步升华,知识层层逾越,学习才真正成为孩子们更自然、更惬意的终生乐事!

敬爱的专家,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在厦门这习习的海风中,永远企盼和平,共同守护安宁!为世界和平放声歌唱!谢谢大家!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