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他们喜欢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渴望用音乐的方式去表达内心的情感。《3—6岁学前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音乐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它给孩子提供了自由表现的机会与空间。它能陶冶孩子的情操,稳定孩子的情绪,促进孩子的情感认知,使孩子获得美的感受与体验。所以,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经常让孩子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显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的来源

笔者发现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环节中,如果教师有经常对幼儿进行音乐渗透教育。常常体现在幼儿收书本、做操前、集中教育活动前、饭前、午睡前、离园活动等环节。例如,在秋天落叶飘飘的季节,老师会在集中教育活动前让幼儿来说说有关秋天的歌曲,诗歌等。由于老师平时对幼儿的渗透教育,在上一节语言课《落叶》的时候,幼儿对诗歌的理解速度明显增强。有些幼儿一说到秋天,就想到了诗歌《落叶》的内容,而且在后面的拓展延伸的环节,幼儿的想象力极大的调动起来,创造出很多有关秋天的诗与歌曲。在午饭前,老师通常会弹《勤劳人和懒惰人》,幼儿一起歌唱,感受劳动者的光荣,延伸到要珍惜粮食等等。而同班的其他同学到其他幼儿园实习却反映有些幼儿园很少听到音乐,幼儿园里缺少了许多生气,有的同学反映幼儿园的音乐不够优美动听,有的音乐还不适合该年龄阶段的孩子等等。幼儿一天的时间大多是在幼儿园渡过的,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来园到离园的8、9个小时幼儿都是在幼儿园。《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在让幼儿在获得愉悦感受的同时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渗透式艺术教育同样应遵循这样的原则。但在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艺术的“审美”与“快乐”的原则,虽然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进行渗透音乐教育,但往往只是教师用来管理班级常规的手段之一。在班级常规的枷锁下,幼儿还能感受艺术的“审美”与“快乐”吗?为了解幼儿园在一日生活中音乐渗透的情况,笔者开展了此项研究。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次的调查问卷中,一共设计了四个方面的15个问题。发放的调查问卷按一个年龄班级一份一共是24份,回收的问卷有20份,其中有效问卷18份。

2.观察记录法

通过对A园某大班全体幼儿进行为期一周的详细观察记录,在这一周内所有的一日生活环节教师对幼儿的音乐渗透进行详细观察记录,以及幼儿的表现,和教师的指导策略。在一日生活环节中,教师在晨间活动收玩具,吃早点,集中教育活动前,餐前,游戏活动前,放松安静,整理离园,环节上有采用音乐渗透。教师进行音乐渗透一般用时5分钟内,大部分幼儿能听到指令后迅速安静下来,个别好动的幼儿比较慢的安静下来跟老师做动作,有时候会快速跟老师做音乐律动。不同的环节用的音乐也不一样。比如,在餐前,教师一遍会播放《勤劳人和懒惰人》的音乐,幼儿会跟着音乐唱起来,体会劳动得来的食物来之不易。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音乐区的设置情况与分析

音乐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种,是幼儿体验,表达艺术感受的小空间,幼儿在其自由地进行歌唱、律动、打击乐、欣赏、音乐游戏、表演等。音乐活动区活动指的是将幼儿园活动室划分为若干活动区域,通过让幼儿自主选择,并与材料和人的互动的方式,组织和实施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除了纯游戏以外,与其他综合性教育活动相比较,幼儿园区域活动更多的立足于儿童本位,强调活动的过程,强调幼儿个别化学习。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愉快体验。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第1个问题得出的结果是:4个幼儿园里的18个研究的班级里面,只有7个班级里有设置音乐区,有一个幼儿园调查的4个班级里面居然都没有设置音乐区。所以,大多数幼儿园的幼儿班级里面没有开设音乐区,有开的幼儿班级偏少。第2个问题得出的结果是:即使有开设音乐区,里面的材料也是只有那些固定不变的小型音乐器械。自制乐器更少,而且在幼儿使用音乐区的状况来看,一般只有在区域活动,打击乐教学,节奏练习的时候有用上,其他时候音乐区几乎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

2.调查各幼儿园班级音乐教育的基本状况

幼儿园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感染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充分挖掘音乐中的审美因素与美的力量,将幼儿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审美式的体验、探究、表现和创造。幼儿园音乐教育有助于发展幼儿审美理解与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培养幼儿的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幼儿大脑潜能的开发。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4所不同幼儿园不同年龄班级实习生小组长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结论表明:在所调查的18个班级里,集中音乐教育活动上,各个幼儿园普遍一周进行一次,A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在在6周内上的音乐教育活动没有达到6次或以上,而且问卷中表明有开设音乐区的班级音乐区里的材料大多是成型的小型乐器、挂图组成,很少是有自制音乐教玩具,图谱等。这必然对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音乐区单一的成型玩具,也容易让幼儿对成型玩具产生厌烦感,无新颖感。幼儿年龄小,有意控制力比较差,一切本从兴趣出,兴趣在幼儿的学习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搞了120个专家调查史,结果表明:启蒙阶段,学习的契机都是在无意识的偶然的机会,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启蒙阶段不是技术而是兴趣。

由此可见,在幼儿园中我们要多开设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提示幼儿审美,而且在活动之外,延伸设立音乐区域活动。为增强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在幼儿的音乐活动区内应该多准备些好玩的音乐乐器,图谱,经常更新玩法。让幼儿在敲敲打打、叮咚当当操作过程中对音乐区感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加强对音乐独特的审美与感受,才能提高音乐素质,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3.一日生活中音乐的渗透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的渗透音乐教育,主要体现在集中教育活动前、区域活动的开始与结束、餐前、盥洗前、排队列、使幼儿安静等环节。有的音乐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有些音乐内容不太适合孩子的年龄阶段。比如:C幼儿园某大班播放的《虫儿飞》,这歌曲比较适合中小班级。而且这些环节很多都是在班级的常规上进行的,为了班级常规而进行的渗透音乐教育。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远大于在家庭的时间,幼儿从早上入园开始就开始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大部分是由入园、离园、进餐、睡眠、喝水、运动、学习、游戏等主要环节活动组成的。陈鹤琴先生说过:“要将音乐同其他学科相结合,并渗透到幼儿的生活中去,使幼儿无论在学习、劳动、游戏时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地表现······”有些教师会在一日生活中的很多环节,如入园、进餐、午睡等环节加入音乐、律动、手指游戏、儿歌等,这些看似是很好的音乐渗透的方法。熟不知,这些仅仅作为班级常规管理的音乐渗透,对幼儿来说并不能达到“审美与快乐”的效果,对有些幼儿来说渐渐会产生反感心理。而且有的教师才用了短短的1分钟的音乐渗透,有些幼儿都还没感受到音乐就停止了,所以音乐渗透不是建立班级常规。一日生活中的音乐渗透,我们应该保证充足的时间,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美感,节奏感,节奏律动的快乐。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4所幼儿园的音乐区,音乐教育活动,一日生活音乐渗透,对某班一日生活音乐渗透的详细记录等四个方面的调查研究,笔者总结得出:当下一些幼儿园音乐区域活动开展状况欠佳,幼儿园音乐渗透的时间不充分以及幼儿园一些班级音乐播放内容不适宜。因此,我的建议如下:

1.创设一个丰富的音乐渗透环境。

(1)音乐区的设置与材料投放

首先教师应创设一个安静、舒适的音乐环境氛围,在幼儿入园开始到晨间区域活动完时可以播放一些安静,愉悦的轻音乐,稳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保持愉悦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其次,教师应提供各种各样的半成品式的音乐区域材料,例如木棒、竹子、竹片、塑料板等等能发出声音又安全的道具,让幼儿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去玩转音乐。音乐区的材料要多样化,自制图谱可以多设计点,音乐材料要阶段性的进行跟换或变换新玩法,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创造新玩法。只有音乐区的材料足够丰富,玩法足够有吸引力,孩子就会在敲敲打打中潜移默化地体会好玩的音乐带来的愉快审美感受。

(2)一日生活中培养儿童倾听能力

在幼儿入园、午餐、睡前等环节,教师都可以插入音乐渗透。可以播放音乐,可以弹琴,可以与孩子一起玩律动游戏。在午餐的时候,教师播放音乐的音量渐渐变小,让孩子学着自己试着去听音乐,试着理解音乐内容。在活动前与孩子一起做做律动游戏,例如大班孩子喜欢的手指律动《包子卷子》《拍手点头》《注意力大挑战》等。让孩子与你一起都过起来,孩子的注意力也集中在你的身上,你还在为孩子不听你的话还在为活动组织孩子的躁动而苦恼不已吗?

2.注意吸收与利用好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音乐渗透的方法,教师从自身做起,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理解了幼儿园渗透音乐的理念外,也应注意吸收与总结一些好的方法。单单有理念没有方法也就没有实际可行性。教师在晨间入园,用安静、舒适的环境来迎接每一个幼儿的到来,让他们一来幼儿园就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美丽世界。午餐轻音乐,帮助幼儿安静进餐。午睡,安静的摇篮曲,好听的故事帮助幼儿进入梦乡。起床音乐播放明亮,活力的音乐带动幼儿醒来。离园时,带幼儿念念儿歌,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愉快地回到家里。做做好玩的手指游戏······教师就是幼儿的行为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音乐表现与感受同样也感染着幼儿。

3.推崇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学习音乐,多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

“儿童天生就具有热爱和探索音乐的倾向,只是这种自然的倾向由于后天飞自然的强化和训练,大多无法继续保持,往往被限制乃至被扼杀。”科尔曼认为这主要由于多数教师没有尊重孩子的愿望的情况下,强制他们学习不感兴趣的音乐内容。”[5]教师要多给孩子感受,欣赏以及表现音乐的机会。选择幼儿喜好的教学方法模式,促成孩子主动学习音乐的态度。例如,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小舞台”“小小播报员”,举行一些联欢活动,亲子联欢活动等等,通过提供这些各种各样形式的表现机会,让孩子的自我表现能力的到提高,增强孩子自信心,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感受音乐表现的快乐!

4.进行音乐渗透教育遵循“审美与快乐”原则,把持时间和频率与内容的适应性。

教师在进行音乐渗透的时候,应当保持一个度。不可太短暂,让孩子失去充分感受音乐的机会,也不可太长的时间。教师渗透音乐在不同环节的时间因需要可以有所不同,但大体上花的时间大概在3~5分钟左右,可以播放幼儿喜欢的歌曲、玩律动游戏,音乐内容要有时代性,新颖性,故事性,趣味性。教师借助多种媒介,除了播放器,也可以用弹琴的方法,还可以用音乐区的材料道具等等,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但渗透频率把握要得当,两者各有其优势。

总而言之,幼儿园一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音乐就像一条蜿蜒的小溪流,淳淳不息地流动,而幼儿教师则是小溪流的方向盘,指引着幼儿缓缓奔向远方。一日生活中教师是幼儿最好的伙伴,幼儿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如何去指引孩子,如何让幼儿获得审美与感受。因此,在未来的幼教路上,我想我也要用行动去成为那缓缓前行的方向盘,指引着孩子快乐地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