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渔歌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9课《词两首》中的第二首词,传唱悠远。作者是唐代词人张志和。他既是词人,亦是画家,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称赞他“酒酣兴起,或击鼓,或吹笛,舞笔飞墨。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所以,他的笔下是诗情画意:雨中青山、空中白鹭、两岸桃花、水中渔舟、青笠绿蓑……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雨垂钓图”。画面色泽鲜明而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渔歌子》一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情怀,读来让人分明感受到作者那种恬淡、闲适的隐土心情。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淡泊、悠然脱俗的情趣。

教学目标:

1、诵读《渔歌子》,读出词的节奏、韵味,能有感情背诵。

2、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词的意境,对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能说出自己的见解。

3、了解学习诗词的方法,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诵读出诗词的韵味。

教学难点:

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实录:

一、激趣设境,理解课题。

师:今天,我带来了几幅画,这每一幅画中都藏着一首我们学过的诗或词,你能看出来吗?(出示第一幅图)

生:《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师:这是白居易的词——

生:忆江南。

师:(出示第二幅图)这一幅画呢?请最后一个同学。

生:《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师:再看一幅。(出示第三幅图)

生:《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蓬头稚子的钓钩钓起的是满心的期待与快乐,柳宗元的钓钩钓起的是满江的凄清与孤寂,唐朝词人张志和的钓钩钓起的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词《渔歌子》。

拿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渔歌子

师:读一读。

生:渔歌子。

师:真好。“子”在这里读第三声,不读轻声,再来一遍。

生:渔歌子。

师:“渔歌子”是这首词的什么?

生:词牌名。

师:词牌名有什么作用?

生1:词牌名规定了这首词每一行的字数。

师:是的,还有谁来补充?

生2:词牌名还限定了词的类型、种类,就像诗,五言是五个字的,七言是七个字的,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词牌名也限定了这首词的每一句的字数。

师:词牌名规定了词的——

生:形式与字数。

师:词和诗不一样,它的句子有的——

生:长。

师:有的——

生:短。

师:所以,词还有一个名字叫——

生:长短句。

【设计意图:我国是诗词之国,尤以“诗(词)中有画,画中有诗(词)”著称。上课伊始,我以“看画猜诗(词)”导入,让学生看画背诗(词),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感受我国诗“诗(词)画合一”的特点。《忆江南》意在使学生在大脑中搜索已有的对词的认识,《小儿垂钓》、《江雪》与《渔歌子》为同一主题——都是写渔翁的,初步使学生感知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的不同感情基调。在这一环节中,我基于学生已掌握的诗词的基础之上,引导他们发现《渔歌子》也是一首词,了解词与诗的不同语言表达形式、词牌名与内容的关系特点等等。】

二、初读诗词,把握节奏。

师:好的同学们,拿出老师发你的词,按照自读要求来读这首词。(出示自读要求)

生自读。

师:请你来把要求读一读。

生:第一遍,不读错字,口齿清楚;第二遍,正确流利,字正腔圆;第三遍,试着读出词的韵味。

师:好,开始吧。

生:自读。

师:读好了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请你。

生:读词。

师:嗯,口齿清楚、字正腔圆。这首词中有两个词不太常见,你读得很准。一个是——

生:“箬笠”。

师:请你把这个词带到句子中领着同学们读一遍。

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知道“箬笠”是什么吗?

生:这两个字都是竹字头,应该是竹子做成的……(犹豫,说不出来了)

师:你很会观察。这两个字和“竹子”有关,是竹子编成的。

生:“箬笠”就是竹子编的帽子,用来挡雨和阳光。

师:很好。“箬笠”就是竹子编的竹帽,斗笠。

师:还有一个词,他读得也很准——

生:蓑衣。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师:古人吟诗诵词喜欢击掌打节拍,我们也来学一学古人。

师示范、领读、生拍手读。

师:古人还喜欢踏歌,就是用脚打节拍。

师:示范、领读,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师一起拍手读。

师:真好,再来一遍,节奏慢一点。预备,起——

生:击掌读词。

师:古人,还喜欢踏歌,就是用脚来打拍子。你的脚准备好了吗?

生:(兴致勃勃)准备好了。

师:一起来。

生:(踏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现在我们来手舞足蹈。可以站起来。

生:击掌踏歌。

师:词的节奏大家读出来了,古人读词还讲求韵味儿。怎么读呢?遇到第一声、第二声字的时候,我们把声音拉长一些,在遇到第三声、第四声字的时候,我们把声音——(生接)缩短一些。

生情不自禁地试读起来。

师:不——需——归——一声字拉长一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生:读出了词的韵味。

师:把掌声送给她。一起来一遍,好不好?

生:齐读。

师:真好,戏的节奏和韵味儿就这样被我们读出来了。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古诗文教学提出要求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因此,我通过“初读读正确”、“击掌踏歌读出节奏”、“了解诗词的平仄特点读出韵味”的设计,在一次又一次饶有兴味的朗读中,学生很快品味到了词所独有的平仄韵律之美,在这一次又一次看似夸张的朗读中,在语音的扬抑、节奏的缓急中学生逐渐入情入景。】

三、赏析词句 ,感悟诗境。

师:同学们,一首诗有一首诗的诗眼,一首词有一首词的词眼。你能找出这首词中一个关键的词吗?

生:不须归。

师板书“不须归”

师:“不须归”是什么意思?

生:不必回去。

师:不必回去,不愿意回去。张志和为什么不愿意回去?

生:因为这里的景色太美了,把他迷住了。

师:拿出你的笔,找一找这首词中写了哪些景物,把它圈出来。

师:圈了哪些景物?

生: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

师:一共是九种景物。景物很美,你能把这美丽的画面告诉大家吗?

生:高大雄伟的西塞山前,一群群白鹭展翅飞翔。

师:我听出来了,你把这句词读懂了。但是要注意,南方的山清奇俊秀,用高大不是太合适,明白了?

师:谁还能来说一说,这是什么样的西塞山?

生:连绵起伏的西塞山。

师:让我们看到了山的形态。

生:翠色欲流的西塞山。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