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伴随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芜湖教育走过了光辉的“十五”,留下了串串坚实的足迹。本报自即日起推出《芜湖教育“十五”回顾》系列报道,集中展示“十五”期间我市教育在改革、创新、发展中取得的可喜成就。

    “十五”期间,我市基础教育发展迅速。2001年被评为全国“两基”先进市,义务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至“十五”末,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9.8%,三类残儿合计入学率128.9%;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8%,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6.9%。三县完成了税费改革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接受了教育部领导的专题调研,目前正在创建省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关注弱势群体,坚持对特困家庭学生实行减免学杂费和奖、助学金制度,五年中先后在14中开办了“宏志班”,在31中和市19中开办了“创业班”。特殊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受到省教育厅专项督查组的好评。

    素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一方面深入开展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以信息促进教育现代化。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和“综合实验活动课程研究”实验基地,我市课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全省做出了示范,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场会在芜召开,并举办了省级实验区的培训班。另一方面以课题研究和系列活动为载体和手段,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五年中先后承担了国家级课题“创新型课堂教学面的研究与实验”、“师生信息素养之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等,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有20多名教师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坚持开展素质教育开放周活动,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组织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连续五届获奖面和获奖等级均列全省之首。还创建了一批特色学校和特色教育,如省市级绿色学校、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城南实验中学的雅思英语、二中的管乐、八中的沙雕、田家炳实验中学的软式排球等。芜湖一中信息学代表队连续14年参赛获省团体总分第一,2005年,该校周源同学获国际金奖,实现了安徽省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零的突破。

    高中教育发展适度。通过深化改革和挖掘潜力,鼓励和扶持民办特色高中,扩大了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全市普高招生由2000年的144个班,扩大到2005年的306个班,招生人数由8279人增加到17131人。规范组织高中毕业会考,全市高中及时毕业率保持在97.8%以上。芜湖一中和安师大附中获得了省理科实验班的承办权。在田家炳实验中学开办了“西藏班”,在市七中开办了高中“宏志班”。

    小学招生遵循“分级管理、分区负责、区域联动、相互协作”的原则,坚持实行市区发放义务教育登记卡和三县乡镇政府发放入学通知书制度。初中继续实行按学生户口、家庭住址面试就近入学的办法;民办初中实行学生自愿报名、学校自主招生、学生缴费上学的办法。2001年,高中招生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政治、历史开卷考试,并加强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2005年,高中招生又实行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把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学业成绩以分数加等级的方式呈现。

    幼儿教育发展喜人。全市已有五所幼儿园被评为省级一类园,有22所幼儿园被评为市级一类园,其中民办幼儿园12所。先后举办了蒙台梭利教育法、幼儿教育歌舞、攀登英语、IBM幼儿教育项目等教师培训和实验。建立了城市和农村幼儿园结对互帮互学手拉手制度,促进了农村幼儿教师素质和办园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