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看到标题,无数为人父母者,还未开始阅读,就要愤起而骂之:瞎说什么呢?溺爱会毁了孩子的好吗?你懂不懂,不懂给我闭嘴!

来来来,先息怒。息完怒,回答老师一个问题:你见过哪家孩子,是因为被父母溺爱而真正毁了的?李天一?药家鑫?因为不了解他们的家庭教育,我无从理性分析,但如果这两个家庭真实的育儿细节爆出,我相信,我们看到的,除了物质的满足(也不一定真正满足),应该还有父母对孩子的无尊重,无界限侵犯,控制和打压……这不是溺爱。恰恰相反,这是不够爱。

溺爱是什么?

在中国人的家庭里,这是一个闻之色变的词。因为,在无数杜撰出的故事里,成功人生,都与穷养相关。失败人生,都与溺爱有缘。这种对比简单易懂,又因为政治正确,千百年下来,成为集体无意识,被我们所有人奉为真理。于是,一旦提起,人人诛而杀之,人人喊而打之,人人避而行之。但事实上,真正的“溺爱”,就是一个细雨润尘、春风拂面的自由之境。

它意味着:尊重孩子的欲望,不延迟满足,不压制需求,不控制你的想法,不制约你的发展,理解和支持你的决定,认为你是一个理性而健全的人,而不是任我揉捏的物。如果父母做到了,对孩子不仅无害,反而有福。比如著名的巧克力事件。一个孩子喜欢吃巧克力。父母觉得会长蛀牙,对身体不好,于是不给,要孩子节制,不给予他满足。但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得失权衡,也没有是非判断,他们能感受到的,只是大人的情绪——刚刚爸爸大声吼我,太可怕了,我去找妈妈,妈妈也不理我,谁都不要我,谁都不爱我。他们会觉得恐慌。越恐慌,就越想要。因此,父母这种拒绝,不但不会减少孩子对巧克力的摄入,反而带来他对巧克力的病态向往。他会在家里到处找巧克力。他会省下所有零花钱(甚至会偷钱),去买巧克力。

也会因为一块巧克力,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

后来,妈妈听了心理医生的建议,买来了一箱巧克力,放在儿子的房间,敞开,任他自由地吃。儿子惊喜不已:“妈妈,这是给我的吗?”“是的!” “全都是你的!”“我可以吃吗?”“当然,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但神奇的是,孩子反而不想吃了。他从最初的每天吃十几块,到吃几块,到吃一两块,到最后,巧克力已经不具备特殊吸引力了。而妈妈克制住了自己,只是在他吃得不舒服时,告诉他一个事实:“巧克力里面,有一种咖啡因,吃多了容易让人不舒服。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