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教学片断,学生通过读课文,对“文章主要写周总理什么?”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在不同学生回答时,我都给予中肯评价和鼓励,让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激发继续学习探究的主动意识。学生的感悟明显处在不同层次上,有的粗浅,有的深刻,有一些还与教者本人所设计的思想偏差。比如有的同学回答:“可敬可亲”。那么如何形成共识呢?

为此,我紧紧抓住文章围绕“劳苦、简朴”这两方面去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然后达成统一的共识: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当然可敬可亲。那位学生说也没错,文中曾出现两句:让作者到隔壁值班室睡一觉……把作者带歪的小转椅扶正……但文中用的笔墨较多的部分就是体现“生活简朴,工作劳苦”,及时围绕这一不同见解,展开讨论,也必定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当时,只关注的是教案设计,没有及时抓住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学生的感受就得不到充分交流,整堂课就缺乏活力和生命气息,何言“激励成功”。

课前我明确了本课教学的两个目的:

第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读来整体感知。

第二、在教学中体现读写结合。

为达到这两个目的,我教学的整个思路是这样的,主要分为四部分:激情引入──整体感知──主动探究──拓展延伸。我首先以名言警句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就是整体感知文章,直奔主题,揭示出这节课的中心:周总理生活的简朴和工作的劳苦。紧接着我就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中具体体会到的?”我紧紧抓住“简朴、劳苦”这两条线索,让学生在文中画、标、注;又通过体会读、指名读、整体读、背诵这不同的朗读方式,努力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深刻地体会周总理这极其不简单的一夜。同时,在做每部分的小结中,我有意识的渗透写作方法。因为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要理解语言,最终还要会运用语言。要力求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最后我给学生准备了资料,目的是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