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就是不为直接的目的而直接去做,而是采用迂回战术。

“无为而治”,就是不为治而治。要想得到天下大治,不要用刑治而使天下大治。就像我们想让一个人学习,不能天天用逼迫的手段来使其学习,可以采用引导、激发兴趣等多种方式来得到目的。这种不用直接手段来达到目的,就是“无为”。

孔子在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在教学中也提倡“无为而教”。

“无为而教”,就是不把知识只是作为单纯的知识放在课堂上来传授。而是把知识溶在游戏和生活中,利用其他活动形式让学生没有学习的感觉而学到知识。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不致产生厌学情绪。老子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无为教学,就是不为直接的教学目的而进行讲授。不经意的学习往往产生最好的效果。用间接的方式教学,不让学生感到是在学习而学到了知识,这就是无为教学。

不为直接目的而进行教学,就是无为教学。李阳说:“记句子就是记语法。”就是无为教学。

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往往将文章分解开来,划分层次,解析句子。这种方法,是在教学生阅读文章的知识,却培养不出阅读的能力。实际上,采用无为教学,让学生多读几遍文章,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从读文章中读出层次,读出句子的优美和精彩来,同样可以得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不着痕迹地渗透将来要学的知识,使学生在学到时有似曾相识之感,而容易接受,这也是无为教育。

不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惩罚是一种教育,不惩罚也是一种教育,而且是一种更好的无为教育方式。

例如当学生犯了过错时,看到就当没有看见,不要立马就上火,进行喝斥批评。可以放一放,等自己心情平静了,再去处理。这时你会发现,学生的过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很多过错只是一时的疏忽大意,只要让学生知道就行了。不教育,也是一种教育。让学生会自觉地改正,没有惩罚,不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是无为教育。

教育要成绩,但不能盯着成绩。无为教学就是教者有心,学者无意,让学生不经意地学习,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中国有个成语叫“空中楼阁”,说有一个富人想建一座楼阁,可以使自己登高望远。因此他觉得建一二层是浪费,于是要求工匠只建第三层,不要一二层。结果可想而知,只落下笑柄。

当我们嘲笑这个富人的时候,实际我们都在做着那个富人做的事。我们想要的成绩,实际就是富人所要的第三层楼阁。第一层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第二层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这两层,我们却想建成第三层的“空中楼阁”,因此只能徒劳。这就是现代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

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有了幸福感,学生有了学习的能力,想不让学生学好都难。而我们现在只是盯着成绩这个“空中楼阁”,把老师学生努断筋,也不可能做好教育,因为“空中楼阁”是建不成的。

无为教学就是着力于建好第一层第二层楼,那么第三层楼阁很自然就能建成。这第一层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生有一种幸福感。在幸福的学习中,培养能力,学习知识,这样才是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