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吟柳、歌柳、叹柳,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上溯到先秦时代,《诗经》中就有关于“柳”的描写,如《小雅.采薇》篇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句子。这是说他出征时,正是柳条迎风披拂的春天。东晋谢玄认为这几句是《诗经》中最佳的诗句。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也说:“依依尽杨柳之貌”是说写出了柳条柔软的能够随风飘扬的姿态,足见他对这段描写是推崇备至的。到了汉魏八代借柳咏怀诗篇出现**,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咏柳诗、词、赋。尤其是梁代的几位皇帝对咏柳颇感兴趣,他们写了不少的咏柳诗篇。枚乘首开以柳为题目的词赋《柳赋》,接下来王粲也有《柳赋》,汉乐府古辞有《折杨柳行》,陶渊明有《五柳先生传》。到了唐代诗人咏柳的举不胜举,打开《全唐诗》直接以“柳”为题的诗篇不下几十篇。仅李商隐以柳为题的诗篇就有十几首。纵观这些咏柳诗作,不外“爱柳”、“怨柳”两种,而以后者居多。不管是写“堤上柳”、“江边柳”、“路边柳”、“楼头柳”,大多是将柳与惜别相联系。这样,“折柳送行”就成了骚人墨客的主要书写内容,也成了唐人折柳送行的习俗。应当说,折柳送行不始于唐代而是汉代。据载汉人送客至灞桥,往往赠柳送别。如在一些汉乐府民歌中就有明显的描写。在《横吹曲辞》中有《折杨柳歌辞》说:“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在《杂曲歌辞》中有《送别诗》说:“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到文人手里借柳咏离别情怀的诗篇就更多了。梁元帝萧绎《折杨柳》说:“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吴均《咏柳诗》说:“朝作离蝉宇,蔷成缩鸟园。不为君所爱,摧折当可言。”陈代岑之敬《折杨柳》说:“曲成攀折处,唯言怨别离。”李白的《忆春娥》词“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等等。这些诗篇以“折杨柳”为题,写朋友别离之苦,写情人出走之恨,写家人不得团聚之怨。而贺之章这首《咏柳》诗,却不蹈前人之辙,另辟蹊径,一改怨柳之情的哀痛之调,写出新的境界,爱柳颂春给人以轻松欢快之美感。下面我们欣赏这首诗。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