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11课古诗二首《望天门山》。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望天门山》,学习并掌握诗中的生字新词。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流露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能够体现古诗内容的天门山景观图片及资料、音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李白的诗,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李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诗人。因为我们学习过许多他的古诗。你们能背一背吗?(学生诵读李白的古诗)

2.教师揭示课题:李白的诗令人凌云壮志、逸兴满怀,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有时雄伟,有时清新,自然可爱。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 (点评:从李白的创作特点入手,了解李白的古诗特点,然后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鉴赏古诗,培养学生赏析传统文化精髓的能力。)

二、展示资料,了解天门山。

1.教师出示天门山的挂图,指名看图说说天门山名称的由来。

2.教师引导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图片以及资料,图文结合介绍天门山。

3. 教师:观赏了这么多天门山的图片,听了这么多同学对天门山的介绍,天门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三、整体感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1.教师导读:那么,李白远望天门山,看到了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教师出示注好停顿的古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教师示范读,学生注意倾听,轻声跟读。

3.学生自由地读一读。

4.指名读一读,集体评议。

5.学生在集体评议后,根据同学和老师的评议在读一读。 6.播放雄壮的音乐,配乐朗读。 (点评:以读为主,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中初步感悟、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教师通过自身的范读,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初步感受诗人流露在古诗中的思想感情。)

四、借助注释,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注释,交流对古诗的理解。

2.集体反馈。

 个别字词的意思:

天门:指天门山。 中断:从中间割断。 至此回:到这里回旋。 出:耸出来。 孤帆:单独一只船。 帆:船上风帆,这里代指船。

 诗句的意思:

天门山从中间割断,是因为奔腾的长江水从这里通过,清清的江水奔腾东流,在这里被峭壁阻隔而回旋激荡。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夹江对峙,拔地而起,在铺满红光的江面上,帆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轻捷而来。

五、品读语句,想象意境,体会情感。

1.根据诗意,结合图画,想象当时的意境。

2.指名反馈。

3.教师小结:这首诗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给人以历历如在眼前的感觉。诗句中有不少运用得很巧妙的动词,请同学们在读古诗,找一找。(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 “断、开”:山断而江开,可见江水的声势是多么浩大;“流、回”:两山夹江,可见江流回旋湍急而浩荡,那气势真是不可阻挡。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5.引导学生把读了古诗后,自己脑海里呈现出来的天门山景象画出来。

6.集体交流、赏析。

(在讲画、评画的同时加深对诗的理解,全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长江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体会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六、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第一句主要先写山,第二句写水,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乐观豪迈的情感。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读一读古诗,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然后写下来。

总评:

本节课,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并结合图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语言的魅力,喜爱上古诗,真正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