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A]比读设计

创意说明:比读,即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课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式的阅读,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对比,其内容主旨、写作特色即能豁然明朗。这种设计要求教师能够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对文章要有一种先行的体验。

教学步骤:

一、熟读课文,整体理解。

第一部分——“事”

三个事例,三种感触:

①小飞蛾在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是值得珍视的。

②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生命的诞生,生命力是强大的。

③“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识,生命是应当严肃对待的。

第二部分——“理”

对生命的总体思考:

①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控制它的宽度。

②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情。

③我不能预知明天,但是我可以利用今天。

①我不能样样胜利,但是我可以事事尽力。

二、阅读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

作品《敬畏生命》,将其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

1.粗略感知——用一句话概括两文对于生命的共同认识。

(填充式表述:“的生命是美的。”)

例:努力的生命是美的。

执著的生命是美的。

拼搏的生命是美的。

……

2.深入探究——比较两文在内容、形式与主题等方面的异同。

相同点:(1)都有珍重生命、不懈努力,好好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的意思。(2)题材都是谈生命.都是由日常生活中的小片断、小事物引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3)写作手法很相似。都是从“我”的认识和感受来写的;都是以小见大,从细微的事物中引出人生的哲理,表达方式的运用也均是以记叙为铺垫,以抒情议论为高潮。(4)两文对生命的本质,都有较深刻的认识。(5)语言风格相似。(6)两位作者都表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

不同点:(1)主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2)文章选材有所不同。(3)作者的心路历程有所不同。

3.延伸思考——我们应当怎样看待生命,怎样才能不辜负生命?

4.积累警句——将课内外关于生命的哲理警句摘录下来。

例: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杏林子

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于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