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到来,家长想着怎样让孩子过好暑假;学生也在想怎样让自己的暑假过得有意义所以我就如何科学安排自己的暑假学习,做一个较为系统的分享。

“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暑期为期2个月,用好这两个月的缓冲期,足以让自己在开学之前,在自己的学习上来一次蜕变。

暑假有异于寒假,暑假时间长,所以不仅是假期,还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期。

呈上:让学生有时间就上一学年已学内容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复习;

启下:让学生有时间就下一学期将学内容进行较为细致的自学。

当然,既然是假期,必不可少的,是需要娱乐。

一、对待暑假,不同学习阶段有不同

在对暑假的态度上,家长和学生一般有4个认知:只玩不学;学为主,玩为辅;学为辅,玩为主;只学。

小赵老师建议:如果是小学生,学为辅,玩为主是应该的;如果是中学生(初中或者高中生),学为主,玩为辅是应该的;如果是大学生,没有玩,只有学是最恰当的。

为什么?

小学阶段:

学习兴趣的诱发和维持是主要,而兴趣的诱发是对生活的知识思考。《十万个为什么》估计绝大多数小学生都会接触到,一个个为什么,诱发了孩子所要接触到学习的所有科目。在我看来,兴趣就是解答疑惑的欲望。没有疑惑,哪来思考,没有思考哪来兴趣。

对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疑惑从哪里产生?在生活中、电视中、与父母的交流中、孩子的娱乐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更接地气。所以从大众教育角度来讲,小学阶段玩为主,学为辅,这是被普遍认知的观念,但是真正将观念落实到实处的并不多。

中学阶段:

是方法的锤炼和能力的塑造,而方法和能力都是通过每天的实践、探索、反省中,逐步形成。在这一阶段,是确立终身学习观念的重要时期。所以“学生的学”就应该是学生的主要工作。这个工作不仅为自己的将来积累经验,也为将来积累资本。

大学阶段:

大学生要去思考的是,如果脱离父母的援助,自己能否在社会上生存,并且生存好,这非常关键。在这一点没有得到肯定答案之前,学生没有资格说玩,所以大学的暑期,只能是学。学生要学着参与社会实践;要学着进修自己的专业;要学着为人处世,要学着……要学的内容太多太多。

二、暑假学习的两个方向

对于自己的每一个暑假,如何在学习上,让自己过得有意义,就需要明确暑假学习的两个方向:

1.日常方向

日常方向是指对于学习,自己每天要接触到的任务有哪些,这些任务往往是最轻的,但是最考验耐久力的。比如:语文的字词句文的积累;比如英语的单词和文章听读。这些是伴随学生学习过程中,每天都需要接触到的任务。

随着学生科目的增多,和知识学习深度的加强,必然还会有增加,比如历史的理解素材:历史典故;地理的理解素材:真实地理风情…。.

对于小科目,建议不安排任务,书就摆在书架上,随时去读就好。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自己买回来,孩子不去看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学生不学,家长学,学完后,家长去阐述故事,不仅增强了家长的自我文化素养,孩子自然也会受影响。

但是语文和英语是死任务,坚持好每天执行,即便孩子再痛苦,也要执行。因为没办法,这两门主科,没有积累,成绩无从谈起。

2.专题方向

专题方向主要是围绕某一个专题进行突破,比如记忆专题,科目专题,应用专题,梳理归纳专题,考试技巧专题……

比如:学生某一科很弱,那就这一科进行专题训练,对这一科进行深度分析,就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深度分析,从学科的本质,结合学生的优势,去指定专题计划。

那么如何分析学生的所学问题在何处呢?

小赵老师建议四环节省视:知识理解→知识梳理→应用练习→漏洞补遗。

如果学生不理解,考虑报科;

如果学生知识难掌握,做好知识梳理;

如果学生对练习反感,减量精执行;

如果学生知识细节漏洞百出,那么就基于原有知识框架下去健全框架。

将学生每个科目,四个学习环节的短板,补补长,学生的弱科自然就会有所改变。

三、学习思路有不同,暑假到底怎么学?

方向有了,如何面对自己的所学科目,并且根据科目当下的掌握情况,确定对应的学习思路。

1. 排序科目和突击方向

首先对科目排主次,而这种主次排列,并不是目光狭隘的从当下出发,而是以大考为基准线去判定。比如在有些地区的中考中,英语120,物理120,语文150,数学150,政历共100,化学80…。.那么很显然,语数英物>化>史政。

其次要对提升率排主次:比如英语满分120,自己的成绩是110,而政治只占50分,但是自己平时只能拿个位数。此时从提升率上,政治>英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95分考到100分,进步5分非常难;但是从30分,考到80分,进步50分,非常简单。

所以提升率的公式:1-(目前成绩/满分),哪个提升率明显大于其他科目,这个科目就是主要的。当然提升率建议以大考为参照。

最后要对兴趣排主次:自己没兴趣,但是分之占比大,自己成绩又不好的科目是主科目,自己越有兴趣,但是分之占比相当,或者小,自己成绩又很好的科目是次科目。

综合上述三种情况,选定科目;在从具体科目的考核题型中,选定题型。(选定题型的方法和选择科目类似)

2 沿着知识学习的思路上,提取任务

关于这一步,绝大部分学生和家长脑子里是没有这个概念的。其实不是没有,而是在长期随波逐流的过程中,逐渐遗忘了。

不管什么科目,沿着知识理解→知识梳理→应用练习→漏洞补遗这一学习环节的方向上去思考。弄清楚每一个环节需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3. 将任务简单化

比如知道知识梳理要做笔记和记忆掌握。那么剩下的就是针对什么做笔记和针对哪些内容做记忆掌握。那么任务就变成了整理出需要牢靠掌握的内容。

比如应用练习中,针对什么章节做练习,题目中针对什么知识点做应用,那么任务就变成了精练多少道题。

而任务简单化并不意味着分析过程简单,比如学生不爱做题目,那么就要在量上做文章,用精度代替量度;如果学生不爱整理笔记,那么就在笔记整理后的收获上下文章,先让学生认可观点,然后再执行。

4 .设置可量化标准

对于学习环节而言,每一个环节都是可以有量化要求的。学生应该对每一个环节要达到什么要求做一个量化。这个量化就是目标,这个目标的制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执行任务的专注度和效率,而且还可以很好的控制学生的学习节奏。

只要设置了可量化标准,才能有意无意的让学生去做知识的表达。因为经过量化后的标准,学生的表现只能通过口述或者文字进行输出性表达,而输出性表达无疑是主动表达的一种。

其实家长辅导学生,或者学生自我学习最大的意义之一,就是学会量化标准的艺术,并且对于标准达成表现出出色的坚持度。

量化的标准不仅仅是完成多少习题,背诵多少课文,背几个单词这么简单,而是应该朝着掌握的方向上去思考。真正的量化标准不仅仅表现在被动的做题方面,反而在学习主动环节中的知识梳理和漏洞补遗上。

5.坚持执行

这一点是及其关键的,无执行无效果。坚持执行,效果显著。

小赵老师认为:满足执行者(学生)对于任务的所有合理要求,并对执行结果提出明确要求,做严格监督,这样才能让孩子“治”好孩子的诸多学习毛病。

比如:家长要孩子每天做1张试卷,如果学生感觉压力大,那么减至10道,用精替量。但是对这10道题要做出要求,要求孩子能够将这10道题讲出来。

比如:家长要孩子每天记忆10个单词,但是孩子记不牢,或者不愿意去复习,那么就减至5个,但是必须要做好规律复习,并且对孩子最终的结果负责。

一个习惯的养成,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要借助外力。而暑假无疑是最佳的学习习惯养成时期。因为学时,学生会有大量的理由去搪塞,但是暑假则不能。

四、暑假学习的几大原则

当然,暑期学生的学习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合理要求满足原则

学生毕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于学习有要求,只要合理,家长自然不能以自己主观的想法去干扰孩子的决定。最大可能的满足学生的要求。最起码能够保证学生的整个暑假,是在学生自己的可控制范围内。

2.共时相处原则

很多家长白天上班,但是晚上时间就空下来了。此时不妨对孩子的白天学习效果和过程做一个监督和交流。尤其是现在家长的文化素质上来了,最起码面对初中的知识点,家长是可以应付的。

对于高中的学生,只能靠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要求。家长的正确参与度是很低的。但是对家有高中孩子的家长而言,并不是不可以沟通,只不过沟通的方向就不是学习,而是生活和自己的工作收获。

3.不可逾越的规矩原则

这是很多家庭及其匮乏的,但是又是及其重要的。家庭规矩是行事的基本准则。规则之内任方圆,规矩之外不圆方。(这是小赵老师反复强调的)

家长必须要有自己的底线,这个底线是不可逾越的,一旦跳出这个底线,雷霆制止。但是底线以上,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自由。

而学生面对学习也同样如此,要给自己设底线,这样才会不让自己懈怠每天的学习。

只有对规矩充分的尊重和重视,是让学生成长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才标准。

比如:很多家长老是再说学,但是就是没有一个规矩的制定,孩子玩了一天,家长甚至帮孩子找理由,当规矩的频繁被逾越,而无所措施。规矩就变得荡然无存。

4.角色转换原则

看任何事情,不能只看一面,要多角度切换,才能看清事情的本质。对于学习同样如是,家长不仅要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还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某一个学习问题,不仅要站在消极的角度上,还要站在积极的角度上,只有学会角色转换,才更容易看清楚事情的本质。

5.每天进步原则

每天学习结束,要善于反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在哪些方面有进步,不拿自己和别人比,只拿今天的自己和昨天比,才能发掘自身的进步空间。

温馨提示:

暑假要想在学习上,过得有质量,不仅仅是报个班,下个任务,做多少题,甚至整天做题,这就是有质量。而是要学会给自己定方向,定目标,理过程,养习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非知识性自我收获的反思上。这样的一个暑假过后,才会让自己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