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捐字典上万本

两年前,刘英就和涪陵大木乡、焦石乡两所小学的留守儿童结成了帮扶对子,每年都会带礼品去看望这些孩子,本次购买的3000本字典,其中一部分将送给这两所小学的留守儿童。

昨日本报公布的捐赠热线电话响个不停,据市妇联儿工部负责人介绍,昨日共接到50多个咨询电话,有普通市民来咨询捐赠方式,也有企事业单位来认捐的。大渡口区土地权属登记中心专程致电市妇联,要捐300本字典,用以支持南川区鸣玉镇留守儿童读书识字。

市政协委员、重庆秋田齿轮董事长付中秋捐2000本;市人大代表、中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崇理捐2000本;市人大代表、重庆东瀛恒康集团董事长张林东捐1000本……

爱心正在向留守儿童聚集,截至昨日下午6时,由本报和市妇联发起的“字典工程”已经接到将近13000本的认捐。

爱心正在涌向留守儿童!由本报和市妇联共同发起的“字典工程”昨日收到最大一笔个人捐赠,“全国三八红旗手”、渝北区人大代表刘英昨日捐出3000本新字典。

“我从小也爱翻字典”

“字典好啊!我要捐3000本!”昨日一早,“全国三八红旗手”、重庆阿兴记老总刘英就致电市妇联,表示要捐3000本字典给涪陵的留守儿童。

“晨报的报道我看了,前两天太忙,没有安排时间做这件事,今天一回办公室就赶紧给妇联打电话。”昨日中午,刘英就派人去采购了2000本《新华字典》和1000本《现代汉语小词典》。

刘英说,她自小在涪陵长大,从小就养成了了翻字典的习惯:无论是查资料还是看书,或者在教室里上课的间歇,她遇到不认识的字,都会翻翻字典,直到现在,她的办公桌边,还放着一本《现代汉语词典》。

刘英从小就听说过一则关于错别字的故事。那时涪陵农家的孩子要早起读书,明事理的家长总要抽时间让孩子学习,家长一边做农活一边听孩子琅琅的读书声,也是一种乐趣。有一位家长一天早上听孩子读了很久都是那么一句:“拿起乌枪打免子。”家长越听越不对劲,就来到孩子跟前,拿过书一看,原来是“拿起鸟枪打兔子”。

刘英说,这个教书的老师很性急!“鸟”和“兔”都少看了一点,认错了,也就教错了孩子,也不翻翻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