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教育工作和自身教育能力与影响力的自我信念、判断与感受,对教师自身发展和儿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释了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具体分析了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儿童自我概念、学业成就行为、个性和师生关系等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揭示了教师自我效能感作用于儿童发展的内在过程与机制。

[关键词]教师;自我效能感;儿童发展;作用:机制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育价值、对自己做好教育工作与积极影响儿童发展能力的自我信念、判断与感受。它主要包含着四方面涵义:一是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自我认知与情感体验的综合体,是一个有着多层面丰富含义的整体性概念,既包括认知成分,同时也包括情感成分。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教育工作价值以及自己是否具备教育好儿童的能力的认识和判断,但又具有明显、深刻的情感参与,是教师对主体自身的一种主观判断和自我感受,是一种教师情感上的体验。二是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身教育工作与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较强的教师深信他们能协助儿童排除各种学习和行为困难,激发儿童内在的动机,使儿童有效地学习或发生行为改变,即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积极、有效地影响和改变儿童,而且这种信念使教师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去促进儿童学习能力和改善儿童行为表现。三是教师自我效能感反映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教师,相信自己可以积极影响儿童,促进儿童的发展,因而在教育过程中,会激发自己的内在动机,为自己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愿意尝试新的教育策略,并充满信心地发挥自己的教育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努力排除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帮助儿童有效地活动和学习,因而充分地反映和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教师自我效能感决不仅仅简单地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还广泛地包括着教师在教育多方面的自我效能感,如对自己与儿童互动,处理儿童行为问题与同伴间冲突,引导儿童学习发展,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合作与支持等方面能力的判断和信念。

教师自我效能感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期望。心理与教育研究表明,儿童,尤其是年幼儿童缺乏完善的自我概念系统和自我评价能力,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对他们生活产生充分影响的“重要他人”,而教师是他们生活中具有突出作用的“重要他人”之一。教师的评价和对待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期望。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教师,坚信通过自己的教育能够积极地影响儿童的发展,因而通常对儿童抱有较高的期望。对儿童的态度、行为、评价等也都比较积极,教师会更信任儿童,不仅给予儿童更多的言语鼓励,而且会通过微笑、注视、身体接近、点头、肯定性手势、关怀性接触等身体语言对儿童进行肯定和鼓励,这些得到教师积极评价的儿童往往比较自信,会产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并对自己抱有较高的期望。而自我效能感较低的教师,由于对自己的影响力和儿童改变的期望都较低,对儿童的态度与评价也相对较消极,因而容易影响儿童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并产生较低的自我期望。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