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来到这个地球上,成长和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模仿。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研究儿童发展的科学家们发现,小宝宝出生36个小时左右,就能够模仿成年人的表情。成年人抱着新生儿做什么表情,小宝宝也随之做出相应的表情,很萌很有爱。

关于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模仿身边的成年人这一论点,学界早已达成共识。但对此现象的生理性解释,却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叶,由一群意大利科学家发现的——他们发现在我们脑的前运动皮层里,有一组特殊的神经细胞,当看到别人做出什么动作时,这组细胞活跃起来,仿佛自己也在做这件事情。科学家们把这组神经细胞叫做“镜像神经元”。

常常有家长[微博]抱怨自己的孩子出门在外不愿和人打招呼,每当这时候,我都会告诉他们:“如果你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无论他多大了,都不会无师自通,突然一天就明白了怎样和别人打交道。你不引导他,只是要求他必须懂礼貌、主动大方,不然就批评他,给他扣一堆帽子,其实对他是不公正的。”

镜像神经元研究表明,儿童并非单纯机械地模仿动作,而是更加敏锐地觉察到他人的意图以及行动的后果,并加以模仿。比如,刚出生两天的小宝宝就能够识别出真哭和假哭。这也从生理学方面解释了同理心的来源。

很多人难以理解孩子模仿成人内心状态这一概念,因为我们早已习惯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隐藏起来,戴着一副别人或社会认可并接受的面具生活。有些时候我们自己都糊涂了,混淆了,弄不清楚自己内心到底是什么状态。

但是孩子都是有魔法的,他们都会“读心术”。不管你表面上呈现什么样子,孩子都会直接反映出你内心真实的状态。举个最常见的例子:早晨妈妈送孩子去幼儿园,孩子死活不让妈妈走,撕心裂肺地嚎哭,哭得天塌地陷。然后呢?妈妈一旦出了幼儿园大门,身影刚刚从视线里消失,孩子立马就不哭了,跟老师和同学玩得好着呢。第二天早晨,再次上演生离死别一幕。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