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是幼儿成长发展的第一片乐园。”从牙牙学语到蹒跚走步,幼儿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在父母爱的教育的沐浴下日益成长。当幼儿步入幼儿园以后,尽管幼儿园承载了教育幼儿的主要任务,但是幼儿仍然继续在家庭这个爱的港湾里接受来自父母的各种非正式教育。可以说,幼儿园和家庭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两股重要力量,如果这两股力量能够糅合在一起,便能建构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健康生态环境。

一、教师和家长相互沟通。获得关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信息

若要对幼儿进行更好的教育,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个性特点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信息,才能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了解有关幼儿的各种信息。

首先,通过口头交谈形式进行了解。入园和离园是家长和教师面对面接触的时候,也是互相了解沟通的有利时机。教师应该及时向家长反映情况,与家长一起找找原因。对于那些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有进步的幼儿,教师要建议家长给予表扬,增强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另外,通过与父母短暂的交谈,也可以知道幼儿目前关注的问题。如2006年世界杯举行的时候,有一位教师在与家长聊天的时候得知很多幼儿在家会与爸爸妈妈一起看比赛,第二天马上组织了“我与世界杯”的谈话活动,谈话过程中气氛高涨,幼儿纷纷发表了自己观看比赛的感受和体会。

其次,通过文本形式可以获得一定的信息。教师可以在每次的语言活动主题进行之前,先让家长把自己的想法、建议和幼儿的兴趣爱好,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设计活动。实践证明,这样做可以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通过文本形式交流的信息避免了面对面交谈时的拘束和仓促,收集来的信息是非常有价值的。为了了解幼儿语言学习的情况,教师还可以设计一定的问卷让家长填写。问卷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涉及幼儿的家庭学习情况、学习的效果、对语言活动的建议等方方面面。问卷收集来的信息不仅可以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而且可以有效地了解个体的信息,既有利于班级的整体教育,也有利于个体教育。因此,教师对问卷信息要仔细分析,不能马虎了事。

再则,还可以组织专门的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征求家长的意见。幼儿是受教育的主体,家长作为幼儿的“代言人”,有权知道幼儿在幼儿园活动的情况并提出意见。因此,对于重大活动的开展,幼儿园应该确保信息的畅通和透明,让家长参与到活动的决策中来。如某幼儿园想开展早期阅读系列活动,需要家长给予财力、时间上的支持,因此通过专门的讨论会,让家长了解了早期阅读的意义、作用和幼儿园的初衷,使家长积极支持这一活动。对于重大活动的决策,应该通过家长和幼儿园的真诚沟通达成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使活动在幼儿园顺利开展。

最后,家长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与教师沟通,了解幼儿的在园情况。毫无疑问,家长给予幼儿更多的关注,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因此,家长要做个“有心人”,不仅要更多地了解幼儿在园的发展情况,也要及时反馈幼儿在家的表现与习惯等,以形成家园一致的合力,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围绕相关学习主题。实现家园资源共享

由于教师的时问和精力有限,对于活动的材料准备和信息收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家长在这方面可以变成教师必要和得力的助手,在减少教师工作任务的同时也间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因为在幼儿阶段,幼儿的评价标准主要来自外部的权威力量,受到家长关注的东西也会引起他们的关注。

首先,可以让家长一起来准备学习内容,将家长的信息聚合起来变成丰富的学习内容。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既促进了幼儿的家庭教育,家长也可以根据收集的内容帮助幼儿预习,为幼儿园的学习做准备。在幼儿参与信息收集的过程中,他们不但获得了认知的进步,还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对于幼儿的终身学习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如教师让幼儿学习关于“花”的词汇,有的家长准备了关于花的颜色的词语,有的家长准备了关于花的种类的词语,有的家长准备了关于花的香味的词语……在“花’’ 主题的学习过程中,幼儿对“花”的认识加深了,增长了见识。

其次,还可以让家长提供一定的活动材料来进行语言教育。家长提供的活动材料一般各有特色,幼儿在操作、认识不同材料的过程中能够增长智慧。如在学习“机器人”这一内容时,幼儿纷纷请家长和自己共同制作或购买机器人,并且对与自己不同的机器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对不同的机器人进行观察对比、操作比较后,大家深化了对机器人的认识,并得出“机器人再聪明,都是由人控制的,人类比机器人要聪明多了”的结论。

最后,利用家长提供的材料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如圣诞节快到了,幼儿园为了营造圣诞节的气氛,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布置环境。于是,有的家长带来了家里的圣诞树,有的家长提供了圣诞礼品,有的家长带来了圣诞老人的道具,在各种材料的装饰下,热闹、快乐的圣诞节气氛被烘托出来。由于有了具体情境的支持,幼儿的学习自然更投入,更有兴致。

三、引领家长配合需要,参与或针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

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意识的渗透过程,幼儿在观察、模仿的过程中学习了语音、语法,同时掌握了一定的交往规则和交际习惯。因此,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学习来说,家长应该根据教师的要求提供更多的帮助。那么,教师应该对家长提出哪些要求呢?

首先,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要求幼儿语言“输出”规范、文明、得体,因此,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要确保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交流时,语音要标准,特别是要努力纠正一些有方言特点的发音,以防止给幼儿错误的教育。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注意每个幼儿的语言错误,最好把它记录下来交给家长,让家长在掌握正确的发音方式的基础上纠正幼儿的发音。当然,这就需要家长把自己养成的语言习惯作为有意识的行为输出,自己给予更多的监控。另外,幼儿在表达过程中不喜欢用完整句,这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应该防止幼儿的这种表达方式习惯成自然。因此,教师可以提醒家长与幼儿交流时,要启发幼儿多用完整句,通过家长的示范和提醒培养幼儿完整表达的习惯。

其次,教师应该指导家长培养幼儿养成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由于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群体,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往往根据整体情况来把握教育情况和活动进程,难免会或多或少地造成对个体的忽视。有鉴于此,家长如果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则是对这一问题的弥补。通过一定的预习,幼儿有了学习上的准备,教师的教育对他来说是一个再现、巩固和熟练的过程,相对于对学习内容完全陌生的幼儿来说,他遇到的困难要少,付出的认知努力也要少,因此注意力更容易集中而形成良性循环。并不是每个幼儿的接受能力都是一样的,一定的复习可以给没有完全掌握学习内容的幼儿继续学习的机会,也可以给掌握了学习内容的幼儿拓展的空间。

再次,家长还应该参与幼儿学习过程中的拓展活动。当前的学习活动是以渗透的形式进行的,这不仅是指领域上的渗透,也是指幼儿经验上的渗透。家庭教育作为与幼儿园不同的教育系统,赋予幼儿的知识经验必然与幼儿园不同,幼儿获得了不同于书本的生动有趣的知识,由于有了自己的亲身实践,这些知识是深刻而具体的。另外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教育风格,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氛围,它对幼儿的影响也是独特各异的。活动过程中家长对幼儿知识的传承、对社会现象的态度以及对社会行为的选择,通过亲子交往会无声地传递给幼儿,不仅让幼儿体验了爱和快乐,而且增长了他们的社会经验,为其发展带来终身影响。因此,通过一定的亲子活动来拓展幼儿的经验不仅可以加强亲子关系,而且为幼儿提供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实践基础,满足了幼儿学习中的兴趣点,是幼儿学习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如前所述,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两股重要力量,如果把这两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发挥彼此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特点,便能开掘幼儿身上巨大的潜能,让他们在爱的沐浴下、在教育的力量下展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