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是初中才学外语,虽然后来应付拿学位而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但至今还只是“哑巴英语”。只能应付考试的英语,想必我们这一代人多有同感;与此相对应的是,笔者10岁的女儿自幼儿园开始接触英语,早就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了。虽然尚未参加等级考试,但其已经看得懂外语的电视节目——在互联网将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的时候,谁能说打好外语基础没有用?在英语强势的今天,谁能说学英语没用?

“小学期间取消外语教育”是矫枉过正的建议。科学研究证明,3到12岁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再学外语就很困难,并且在讲外语时往往会带有母语口音。如今,双语制的教学模式已经得到许多实验学校的验证,成为了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样板。事实上,“学好语文”与“学好外语”并不冲突。问题是,我们怎样将“学好语文” 与“学好外语”二者做到有机结合——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轻语文重外语是不对的,轻外语重语文也是不对的。“取消外语教育”是在迷信权力,它陷入了行政强制的囹圄。另一方面,“考虑设立全国性语文统一分级考试”的提议又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怪圈——外语等级考试受到质疑, “语文分级考试”就不会受到质疑?显然,饱受诟病的“高考指挥棒”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继承和光大中华文化,不是“小学期间取消外语教育”这么简单。语文的捍卫,更有待于中国经济、政治等综合国力的腾飞。不可否认,现在我们的诸多方面还正处在向西方国家学习的过程中。

语文也好,外语也罢,尽管里面包含了若干情结,但说到底它们都只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而已。外语相对于母语来说,需要更多时间学习。所以就目前而言,“学好外语”比“学好语文”有着更为广泛的人群也就不足为奇了。

笔者在国内一家中文报纸工作,每日审阅记者稿件的时候,发现还真有像全国政协常委杨维刚在提案中透露的那样:甚至连简单的“的”、“地”、“得”和最基本的标点符号用法都不会。所以,政协委员对“去语文化”倾向的忧心忡忡,我能够想象得到。

碰到“文法不通、错别字常有”的稿件,我们也相当痛苦。但是,这并不成为我们否定一篇好的新闻作品的理由。采访前线如同战场瞬息万变,许多信息稍纵即逝。记者在前方传稿只是交待突发事件的脉络和大致情况,根本来不及斟字酌句,出现错别字甚至汉语拼音等符号在所难免。这一点,编辑们大多能理解。

说理解一些稿件的“文法不通、错别字常有”现象,不等于笔者鼓吹不要“学好语文”。笔者赞同并支持国人从小“学好语文”,但“学好语文”难道就一定要“取消外语”?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小学期间取消外语教育不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我们不能因为要求小学生“学好语文”而让他们放弃外语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