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医治创伤的一剂良药。诗的“评价事件”终于过去,巴迪也渐渐长大,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了,他的视野也比以前开阔了,再转回头去审视那首“真美”的诗,平心而论,他认同了父亲的评价,父亲是客观的,他并没有错——“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反思指向内心,谁也没有告诉巴迪,巴迪自己找到了真理,他的眼睛一明心一亮,思考进一步深入。

母亲是用表扬来爱自己,来鼓励自己。正因为有了这种爱,他巴迪才没有气馁,才没有倒下去,才拿起笔来继续写作,“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成了作家。巴迪深明母亲的用意,深明母爱的伟大。这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要是没有来自母亲的爱,结果作者明白,读者也是明白的。

父亲是用警告、批评来爱自己。你的诗糟糕透了,但并不表示在这个方面发展就没有希望,只要你努力,只要你舍得下功夫,你还是可以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但就是不能骄傲,不能被“真美”冲昏头脑。表扬和批评就像一根绳索,母亲父亲虽然各执一端,但他们却因为爱儿子将两者挽结在一处,统一在一处,夸你骂你都是爱!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教学中力求尊重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在品读、感悟中习得阅读方法,用批注的方式穿越语文文字的“帘”,感悟理解父母不同表达方式背后共同的真爱,努力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境界。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学《“真美”和“真糟”》时,我们要凸显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崇尚简单、扎实中上出更浓的语文味道,让学生的解读更贴近文本的主旨,走进文本人物的心灵。

正是通过这样的解读,才有了如下的教学策略,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多方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阅读期待的“质疑”,走进人物内心的“读”,回忆自己少年故事的“说”,融入自己感悟的“写”,努力体现着语文学科的特质。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通过“批注”的方式,透过语言,扎实地走进文本,较好地规避了以往教学“走过”文本,浮光掠影式对话的浅薄。

王崧舟老师说过:只有“眼睛”在场的解读是无效的,只有“头脑”在场的解读是低效的,惟有“生命”在场的解读才是真正高效的。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在语文教学之途,我们须用自己的语文生命去解读教材,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