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材

瓶子随处可见,在我们幼儿园里、在区域角里就有许许多多的瓶子。瓶子形状、材料各异,很容易收集,幼儿又很喜欢用瓶子做游戏,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经常用瓶子来当辅助材料,利于幼儿操作,因此我选择了大小不同、高矮不一的玻璃瓶和塑料瓶做为本次活动的主要材料。让幼儿在观察其异同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排序,其中又渗透了数数、数与量的匹配、分类等知识,将多种知识都罗列其中,是对幼儿已有经验的一次梳理以及提升。

二、目标

1、够按照瓶子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2、感知10以内的数量并能按数取物。

3、能够积极愉快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目标1和2是本次活动的技能目标也是主导目标。通过让幼儿将瓶子自由排队——有规律的排序——排列成V字形,三次才做活动能够层层递进来解决本次活动的重点,即按照瓶子的某一特征排序。活动的难点是第三次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将瓶子排列成V字形,这里教师就要引导幼儿在操作中从中间开始放,取最矮的瓶子放在中间,然后两边慢慢高起来。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进一步了解不但可以按大小、高矮的方法排序,也可以体尝试用其他的形式排序,拓展了幼儿的思维,为幼儿在日后的活动中能够更加大胆地探索、操作起到了一个引路的作用。

三、设计思想

a) 选材来源于生活,能够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本次活动所运用的瓶子、豆子都是幼儿熟悉的,而且我班在上个月就在组织《春天》的主题活动,幼儿很喜欢用各种种子来粘贴图画,我在区域活动中也投放了各种各样的种子。幼儿每人一套的数字卡片我是让幼儿从旧挂历纸上剪下来的。

b) 活动内容有系统性、层次性。从比较——排序——按数取物——分类,知识面广,是对幼儿以往讲演的一次梳理,操作过程也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原则。

c) 在按数取物这一环节中,一般都是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让其他幼儿比较来验证操作结果的,本次活动我改变了这一策略,引导幼儿拿着自己的瓶子到客人老师那里去问一问,充分挖掘了教师军体的资源,也为幼儿能大胆地与成人交往提供了机会,从而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d) 教师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的机会,使每个幼儿都能够动起来,满足了幼儿好动好探索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