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再见了亲人》,是很多语 文老师都非常熟悉的一篇经典抒情散文。我是1982年开始任教,而那个时候“人教教材”就已经有了这篇课文,推想,这篇课文被选入教材,还应该更早几年吧(我上学的时候,小学是在76年地震以前,那个时候我不记得课本里面是否有这篇课文)。我经历的人教教材目前已经是第三个版本,三个版本中都有这篇课文,而且都安排在高年级;再搜索一下,发现,苏教版、北师大版,这些版本中也都将这篇课文编进了小学语文教材之中。

我思考了这样的问题:这么多版本教材都看重这篇课文,难道,仅仅是因为这篇课文在传递了“中朝两国人民友谊深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样的信息吗?(当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无论是我听到的课堂,还是自己过去多次执教,很多人的落脚点都落在了这个主题的体会上面。)

前两天,再次听了这节课。我们在积极推进“语文形式审美”的教学,这位老师应该是这样研究的一位骨干人物了,但是,他的课堂几乎让我有些听不明白了——38分钟时间,老师指导着学生翻来覆去研究“顶、冒、穿”和“雪中送炭”,读“唯一的亲人”(从学生的感觉上看,没读太明白),这38分钟发时间内,连“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么能忘怀?”都没能讲解。

交流的时候,老师一片的困惑——我陷入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泥潭,倡导我们我们抓住语文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研究,“这顶、冒、穿、雪中送炭”就是语言形式啊,写得多准,比喻多恰当啊;“唯一的亲人”这多典型的事例啊

我问她:你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啊?

我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境之中,产生对中朝联国人民深情厚谊的震撼。但是,我没达到目的。

我笑了,是的,我给你的学生录了像,你的学生面部表情在课堂上没有那种受到感动的变化。

问题出在了哪里呢?

我说,你的问题出在了你仍然是抱着“内容”去深究——“脑子里面要尝试语言形式的赏析,而骨子里确保这内容挖掘不肯放,两者没协、协调起来”。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