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只有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才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信息互动。

根据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输入假设,学生是通过理解稍微超出他们目前语言水平的输入而习得语言的,即i+1。所以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已有语言水平和目前的认知能力,这样才能正确把握输入语言的难易程度,确保学生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例如我校在全面开设三年级起始的英语课程时,三、四、五年级的学生使用的都是三年级的英语教材。而在一次教研活动时,三位老师在三、四、五年级中各上了一节同一内容的研讨课。由于三位老师从各自年级学生的已有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上出了三堂不同活动内容和不同活动形式的好课。试想一下,如果三个年级都采用同一个教案来上,肯定会产生三年级学生吃不了,五年级学生吃不饱的情况。

其三,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来创设和安排活动,才能调动学生信息互动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直接动力。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信息的有效互动,是因为学生对教师所占有的信息感兴趣,或学生有兴趣向教师传递自己所占有的信息。同样学生与学生的信息互动是因为学生对相互之间所占有的信息感兴趣。这一认识对于我们安排信息互动的形式和内容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首先当我们确定活动话题时,首先应先看一下这个话题是否符合学生的交际兴趣。其二,当我们展开这个话题时,应看一下学生对哪些活动或如何安排的活动感兴趣。其三,在每一个互动活动中,我们应致力于调动学生信息交流的兴趣。

(二) “信息差”是“信息互动”原理得以运用的必要条件。

信息差(information gap),也称信息沟,是指个体之间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当人们由于社会生活和心理情感等方面的需要,希望填平某种信息的差距时,人们就有了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言语活动。这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我们通常称之为“交际”。一个有意义的持续的不断深入的交际过程是一个旧的信息差被得到填补和新的信息差不断产生的交替过程。这一方面的认识,对于我们运用“信息互动”原理进行小学英语活动课教学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第一,活动的设计与安排应从“信息差”的创设开始。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信息差是交际活动的原因和基础,信息互动的目的是为了填补交际双方之间的信息差。因此,我们在设计和安排每一个信息互动的活动中,首先都应该先考虑交际者之间是否存在着相应的信息差。然后再考虑如何去安排和组织活动,使交际者之间的信息差得以呈现,并吸引学生去主动交际。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