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貌似大家对它都很熟悉,但又好像很陌生。熟悉的是经常听到“抗生素”这三个字,而陌生的是,其实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哪些药属于抗生素。对于抗生素的功效作用及,那更是了解不多。

抗生素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也正因为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所以导致人们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要知道,滥用抗生素,可引起许多不良的后果,这也是提出杜绝滥扩抗生素的主要原因。

一、常期用抗生素究竟会给健康带来哪些呢?

1、抗生素会带来较强毒副作用,直接伤害身体,尤其是对儿童听力产生伤害。

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这当中40%(即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我国七岁以下的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多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至40%,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只有0.9%,也就是说1000个聋哑儿童中,我国就有300至400个是抗生素致聋的,儿童已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效果变差,必须加大剂量,甚至无效。

“细菌越来越耐药,抗生素越来越失效”是当前我国医药使用中无奈的写照。数据表明,有越来越多的细菌耐药,且耐药力在不断提高。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霉素一次剂量只是2万~3万单位,现在需用几十万、几百万单位。

葡萄球菌、肠道革兰氏阳性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之所以长久的肆虐人类,就是其耐药性不断增强的结果。由于细菌的进化永远不会停止,因而对任何抗生素都会有产生耐药性的可能。

以环丙沙星为例,这种上世纪90年代刚刚上市的药品,在投入使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患者的耐药性已经高达百分之六十!抗菌药物的滥用正让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药品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细菌对抗药品的能量不断增大,例如幽门螺旋杆菌,对喹诺酮类药品的耐药性,已经升至百分之八十二。

3、滥用抗生素会大量杀灭人体内正常细菌,使人体正常菌群失调。

人体正常菌群失调,会引起一些细菌或真菌大量繁殖,可导致葡萄球菌肠炎、念珠菌群病、败血症等继发性感染,人的生命。

4、抗生素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直接危胁人的生命。

抗生素过敏反应发生率居各类药物之首,尤其是过敏休克极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抗生素不建议滥用,但并不等于就一定不能用。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是利大于弊的。现在,小编就来教你合理使用抗生素八大原则。

二、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严格掌握适应证

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

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

3、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有害无益的。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4、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应

应用抗生素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在眼粘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告知适合的时期和合适的剂量。

5、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

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预防治疗

1)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链球菌,防止风湿热复发。

2)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3)感染灶切除时,依治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4)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

5)结肠手术前采用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

6)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按创面细菌和药敏结果采用适当的抗生素防止败血症的发生。

7)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扩张症患者,可在冬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限于门诊)。

8)颅脑术前1天应用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6、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性,不能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了人体内在的因素,当人体免疫球蛋白的质量和数量不足、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吞噬细胞性能与质量不足时,抗生素治疗则难以奏效。

小精灵温馨提示:

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尽最大努力使病人全身状况得到改善;采取各种综合措施,以提高机体低抗能力,如降低病人过高的体温;注意饮食和休息;纠正水、电解质和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以及处理原发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